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3:01:16
集合一课的教案设计示例 高一.doc(21.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教案
集合教案 【适用范围】 高中一年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集合和元素的概念、集合的分类、集合的表示方法。 2.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集合的表示方法。 【教学重难点】 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集合和元素 a.学生阅读P1实例,使之明白以下两个基本概念: 每一组对象的全体叫一个集合。 所谓“对象”,可以是一些数、一些点、一些图形、一些式子、甚至是一些物 体,在数学上,一般对“物体”不感兴趣。集合里的各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 素 元素概念练习:P3,1-5 b.集合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任何一个对象要么属于(是)这个集合的元素,要么不属于 这个集合,两者必具其一,不能模棱两可,例:高一(1)班所有的大个学生, 就不能构成一个集合。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无重复现象;如{1,1,2},由于出现了重复的元 素,所以不能作为集合的正确表示,应把它写成{1,2} (3)无序性:一般不需要考虑集合中元素的顺序,但在表示数列之类的特殊 集合,通常仍按惯用的次序写出它的元素,例如集合{2,4,6,8},一般不写成 {4,8,2,6}或其它形式。 2.集合的分类 集合可分成有限集和无限集,识别练习P3,6-10 3.集合的表示方法 方法一:例举法: 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例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如书中P1 一些实例是例举法。 方法二:描述法: 其一般形式是{x│P},大括号内加竖线法(竖线前面左边的x叫作此集合的 代表元素,竖线右边的P指出元素所具有的公共属性)。A={x│P}表示集合A 是由所有具有性质P的那些元素x组成的。(换句话说,若x具有性质P,则 x∈A;若x∈A,则 x具有性质P。注:这层意思也可不讲) 例1.{x│x-3>2}表示什么意思? 答:有一个集合是由所有具有x-3>2的元素x组成的。即所有大有5的实数。 例2.{(x,y)│y=x+1}表示什么意思? 答:有些集合的代表元素可能不用单个字母来表示。从几何的观点看: (x,y)表示点的坐标,y=x+1表示一条直线,这个集合表示由直线y=x+1上所 有的点的坐标组成的集合;从代数的观点看,(x,y)表示一个二元方程的解, x+1显然是一个二元方程,这个集合表示方程y=x+1的所有解。 很明显,例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究竟用哪种方法,要视具体问题而定。 有些集合随便用哪种表示方法都可以;有些集合则只能用其中的一种表示方法。 例如上面个集合就不能用例举法来表示。而集合{-3,0,2}不宜用描述法来表示。 4.为什么要学习集合的表示方法? 随着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大家慢慢就会发现有一些数学的运算结果,必须 用集合的形式来表示。也就是说,高中数学的内容很丰富,学完高中数学会使你 的数学水平发生很大的飞跃,会使你变得更加聪明! 三、小结 实际上,对于集合的表示方法今后我们重点掌握其方法二——描述法,这 种方法最有效,但有一定的难度。不过大家不要怕,万事开头难!只要大家多作 练习,一定能够掌握它!第二节代数课我们再作练习。 四.布置作业 看书P1—P4复习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4:28:22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