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3:01:16
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的教案 高一.doc(28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教案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国两制”与祖国的统一大业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 条件;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当局的态度和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一国两 制”伟大构想的提出;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谈判; 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海峡两岸交流的日益频繁。 2.能力方面:(1)通过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条件和“一国两制”伟大构 想提出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2)通过香港顺利回归 和海峡两岸交流的教学,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 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教学,让学生认识 到“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具有创造性的重大战略决策,对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起着重要的作用。(2)通过香港顺利回归和海峡两岸交流的教学,培养学生的 爱国主义情感。 4.学法指导方面:(1)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中国政府对台湾和香港 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让学生学会比较思维方法。(2)引导学生阅读理解中英 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的历史资料,帮助学生掌握研习历史资料的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香港顺利回归祖国是重点。香港顺利回归,洗雪了百年国耻, 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 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香港顺利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 史上的重大事件。学习这一内容,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 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难点分析:“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提出是难点。学生受所学知识限制, 对新中国成立后港台的历史发展情况并不太了解,因而难于正确理解“一国两 制”构想提出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教学中必须补充相应知识,互 相讨论,共同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课堂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也作出了不懈努力。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国两制”与祖国的统一大业。(板书第四节课题)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条件 师: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大陆真正实现了统一。但是还有港、澳、台和一些岛 屿没有统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国各民族人民的愿望,也是历史赋予我们 这一代的神圣使命。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有武力和和平两种方式,它们各有什么利 弊呢?(引导学生分析) 生:(分析并概括) 师:(对学生的认识进行简单的总结)应该看到,武力解决,总会造成损 失,不仅会延缓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而且会影响港、澳、台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不利于亚洲和世界和平。正是有鉴于此,党和政府决定和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条件日益成熟。(让学生结合教材中文字叙 述分析并概括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条件) 生:(分析并概括) 师:(结合学生的认识进行简单总结)实现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赢得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都为我们的和平统一大业提供了条件。但是要通过和平方式完成统一使命,就必 须找出一个能为各方所接受的方案。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 同胞书》,率先表达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愿望,迈出了和平统一祖国的第一步 。 1981年时又做了解释说明。 2.中国共产党对统一后的台湾的基本政策 师:(投影出示 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关于台湾问题方针政 策的主要内容) (一)为了尽早结束中华民族陷于分裂的不幸局面,我们建议举行中国共 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双方可 先派人接触,充分交换意见。 (三)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 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 (四)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 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 (七)台湾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愿回祖国大陆定居的,保证妥善安排,不受 歧视,来去自由。 (八)欢迎台湾工商界人士回祖国大陆投资,兴办各种经济事业,保证其 合法权益和利润。 师:(指导学生阅读上述材料,明确中国共产党对台湾国民党当局的态 度)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师:引人注目的是“建议举行两党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 祖国统一大业”,而不是提出“中央与地方谈判”正是我们充分考虑了台湾的 历史和现状后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的。(指导学生阅读上述材料,明确中共 在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师:新中国成立后,海峡两岸敌对了近 30年,此时中共提出了如此宽松的 对台政策绝不是偶然的。(引导学生分析其必然性) 生:(分析材料,互相讨论,发表意见) 师:(对学生的认识作简单总结)应该说,台湾同胞在与大陆分隔的这 30 年中,逐渐接受了资本主义制度和思想,但也从未忘记海峡两岸的人民同是炎 黄子孙。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 80年代初,为 了加快祖国统一大业,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明确“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思考“一 国两制”提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生:(分析材料,互相讨论,发表意见) 师:(对学生的认识作简单总结)应该承认,“一国两制”是保持台湾经 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最好方案;是祖国繁荣昌盛的需要,符合国家发展和民族 振兴的整体利益;是中国统一大业的需要;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为全世界提 供了一种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和争端的模式和范例。不过, 因台湾问题而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却在解决香港问题上首先得到了成功 的运用。 二、香港顺利回归 1.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 师:香港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鸦片战争后一直被英国占领。(引导学 生回忆香港问题形成的历史) 生:(与教师共同回忆) 师:要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主权问题,必须有一个中、英、港三方面都能接 受的方案,既要维护中华民族的主权,又要照顾到香港居民的利益,还要让英 方能够接受。应当说,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双方的差距太大了。中英会谈 伊始,撒切尔夫人“挟福克兰群岛胜利之威”访华,不想把香港交还中国。英国 政府代表开始提出“三个条约继续有效”;接着提出“以主权换治权”,有人 比喻为“中国当董事长,英国当总经理”,其实质还是保持殖民统治;最后提 出英国要对香港实行某种程度的“参与”,这实际上是要求变相的主权。针对英 方的言论,邓小平说,“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 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 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将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和英 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 此后中英双方又进行了多次谈判,逐渐缩小了双方的分歧。终于在 1984年 12月达成了协议,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引导学生分析香港 问题能够和平解决的原因) 生:(分析并概括) 师:(对学生的认识作简单总结)中英就香港问题达成协议,是改革开放 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的结果,是“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结果,是中英双方共 同努力、互谅互让的结果,它证明中国在世界上是值得信赖的国家。 师:在联合声明中,中国政府郑重宣布对香港问题的 12条基本方针政策。 (出示 12条基本方针政策的部分内容) (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除外交和国防 事物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三)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现 行的法律基本不变。 (五)香港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 (八)香港特别行政区将保持财政独立。中央人民政府不向香港特别行政区 征税。 (九)香港特别行政区可同英国和其它国家建立互利的经济关系。英国和其 它国家在香港的经济利益将得到照顾。 (十)香港特别行政区可以“中国香港”名义单独地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 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文化关系,并签定有关协定……可自行签发出入香港 的旅行证件。 师:(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分析该材料所反映的实质内容及其与对台湾政 策的异同点) 生:(分析材料,互相讨论,发表意见) 师:(对学生的认识作简单总结)可以看出,“十二条”内容的实质就是 “一国两制”,是“一国两制”的具体化;与对台政策相比,香港不可保留自 己的军队,这是不同的历史情况决定的,台湾问题是我国内政,香港问题是我 们恢复行使主权。 2.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谈判 师:香港问题和平谈判成功,为同样久而未决的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 例(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两个声明发表的历史意义) 生:(分析并概括) 师:(对学生的认识作简单总结) 3.香港回归祖国 师:(放有关香港回归录像剪辑,然后引导学生分析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 意义) 生:(边看录像边思考,然后回答问题) 师:(对学生的认识作简单总结) 三、海峡两岸的交流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海峡两岸由隔绝到交流日益频繁的原因) 生:(阅读材料,分析并概括) 师:(对学生的认识作简单总结)海峡两岸由隔绝到交流,最根本的原因 是我党的改革开放、“一国两制”政策的英明。(引导学生分析阻碍祖国最后完 成统一大业的因素和推动祖国最后完成统一大业的因素) 生:(分析并概括) 师:(对学生的认识作简单总结)尽管在祖国的统一大业中还有不和谐的 声音,还有来自台湾岛内和国际上某些反华势力的干涉,但是我们相信,在党 和政府“一国两制”政策的英明指导和港、澳地区的顺利实践下,在祖国的综合 国力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在全国人民的热切支持期待和全世界所有华人、爱好和 平的人们的推动下,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已经为期不远了,我们盼望着。 小结(略)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4:28:21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