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理解反应热、放热和吸热反应的概念
2.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书写
3.学会有关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4.学会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的方法
[重点难点]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
提问: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转化,请举例说
明在化学反应中伴随着哪些能量形式的释放?
回答:
化学反应中常伴随着光、声、电、热等能量,
如:氢气和氧气点燃爆炸的反应,有光、
声、热等能量形式产生;电池中的化学反
应,将产生电能。
[板书并讲解]
一、反应热: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实质是: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即化学能和
热能的相互转化。
放热反应:△H为负值
吸热反应:△H为正值
笔记,理解
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意义是:
(1)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是当今世界上
最重要的能源之一;(2)通过能量的变
化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的变化规
律。
[板书]
二、热化学方程式
概念:表示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
热化学方程式和普通化学方程式有什么区别和
联系?
讨论,回答:
(1)普通化学方程式具有微观和宏观两
方面的涵义,而热化学方程式由于在方程
式中表明有热量的数值,不再具有微观涵
义,方程式的系数也只表示其物质的量,
因此,可用分数表示。
(2)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注明状态。
[讲解]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方程式必须配平
(2)必须注明状态:因为热量与物质的状态有
关
(3)方程式的系数表示物质的量,因此可用分
数表示
倾听,理解
[讨论练习]
例 1. 1 g 氢气完全燃烧, 生成液态水, 放
出 143 kJ 的热量, 写出该燃烧反应的热化学
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
答案:
H2(g)+ 1/2O2(g) = H2O(l) ; △ H=-
286kJ/mol
[讨论]
例 2. 在同温同压下,比较下列两个热化学方
程式的反应热Q2和Q1的值大小
C(固) + 1/2O2(气) = CO(气) + Q1
C(固) + O2(气) = CO2(气) + Q2
讨论,回答: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
Q2= Q1 + Q
因为已知 CO可继续燃烧生成 CO2, 并且该
反应是放热的, 即 Q>0
因此, Q2 > Q1
[小结]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和反应物、生成物的种
类、状态和变化的量有关,而与发生变化的途
径无关.
理解
[课堂检测]
1) 1g碳和水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吸收11 kJ的热量,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
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的Q2>Q1的是 ( )
A. 2H2(气) + O2(气) = 2H2O(气) + Q1
2H2(气) + O2(气) = 2H2O(液) + Q2
B. S(气) + O2(气) = SO2(气) + Q1
S(固) + O2(气) = SO2(气) + Q2
C. CO(气) + 1/2O2(气) = CO2(气) + Q1
C(固) + O2(气) = CO2(气) + Q2
D. H2(气) + Cl2(气) = 2HCl(气) + Q1
1/2H2(气) + 1/2Cl2(气) = HCl(气) + Q2
3)家用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C4H10), 10 kg 丁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
态水,放出 5×105 kJ 的热量. 试写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 1 mol 水气化时吸收 44 kJ 的热量, 计算 1 mol 丁烷完全燃烧产生气态水时放出的热
量为: ____________.
[课堂检测答案]
1) C(s) + H2O(g) = CO(g) + H2(g) ;△H= 132 kJ/mol
2) AC
3) C4H10(g) + 2
16 O2(g) = 4CO2(g) + 5H2O(l) ;△H=-2900 kJ/mol
2680 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