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4:13:59
[原创]高考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地理 高三.ppt(9.92M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第 6 页
第 7 页
第 8 页
第 9 页
第 10 页
0 0 类别 : 课件
考前安排 5月 21日—— 5月 22 日 学校一模 5月 27日—— 5月 28 日 学校二模 距离考试 10天  保持良好心理      考试是高度紧张的思维活动,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上考场,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必要前提。从现在 开始,借助一些方法对心态进行调整:   第一、可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如回家后先洗 个热水澡,学习间隙与家人、朋友聊聊天,也可以 在空旷的地方大喊,发泄压抑的情绪。   第二、有些食物或许有减轻人的心理压力的作 用,比如草莓、洋葱头等富含维生素 C的食物。   第三、给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比如“我现在 精力充足,思路清晰”,“对所学知识我掌握得相 当不错”……这样会大大增强自信心。 距离考试 9天 掌握复习方式   考生现在进入最后复习阶段,如何把握这段时 间,使自己有所收获和提高呢?   首先、不要老盯着难题做了,考题中所有的 题目,从知识上、解题方法和技巧上,其实前面的 复习中都已经储备了,做难题只有一个作用,增加 心理负担——还有这么多题不会做。   第二、把前一段做过的题进行整理,如果现在 还不会做,最好请老师辅导,关键在于有助于在上 考场时保持一个轻松的心态,我该学的都学会了; 对于做错的题目,一定要反馈到知识点上,回归课 本,重新掌握基础知识,不然在考试中还要错。 年份 2010 2011 2012 平均分 56.25 62.31 61.35 选择 题 平均分 27.13 31.64 31.96 难度 0.62 0.72 0.72 非选 择题 平均分 29.12 30.67 29.39 难度 0.52 0.55 0.52 试题平均分及难度的变化 一、高考分析 • 广东省高考试题特点 题目 课标 1.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 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A.卫星导航失效 B.风力电厂增产 C.生活耗能降低   D.人口迁移加快 I1.宇宙中的地 球 •阐述太阳对地球 的影响。 题目 课标 2.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 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 中的 CO2浓度进行调节,有 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 用。该作用可能 A.加快洋流流速 B.缩小臭氧层空洞 C.减轻酸雨污染 D.缓解全球变暖 II3.人类与地理 环境的协调发展 • 根据有关资料, 归纳人类面临的主 要环境问题 广东高考分析 题目 课标 3.老龄比 =老龄( 65岁 以上)人口数 /少儿( 0~14岁)人口数 ×100%。表1是 2009年四个国家人口 统计数据,其中人口老龄化 程度最高的国家是 A.波兰      B. 西班牙 C.白俄罗斯    D. 匈牙利 II1.人口与城市 • 分析不同人口发 展模式的主要 特点及地区分 布。 广东高考分析 题目 课标 4.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 下列作用过程及其结构符合事实的是 A.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 ,驱动洋流 B.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 ,形成信风 C.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 ,加重赤潮 D.海洋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 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 II2. 自然地理环 境中的物质 运动和能量 交换。 • 运用图表说明 大气受热过 程。 • 绘制全球气压 带、风带分 布示意图, 说出气压带 、风带的分 布、移动规 律及其对气 候的影响。 广东高考分析 题目 课标 5.图 1所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 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 A.滑坡 B.地面沉 降 C.陨石坠落 D.泥石流 II2. 自然地理 环境中的物 质运动和能 量交换。 • 结合实例, 分析造成地 表形态变化 的内、外力 因素。 广东高考分析 题目 课标 6. 2012年春分日,我国甲、 乙、丙、丁四地日出时间(北京 时间)分别为 5: 20、 6:20、 7: 20、 8: 20,则四 地的经度最接近 105°E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I1.宇宙中的 地球 •分析地球 运动的地理 意义。 广东高考分析 广东高考分析 题目 课标 7.图 2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 、出湖径流量的变化,这段时间洞庭湖对 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 ④ I2. 自然地理环境 中的物质运动 和能量交换。 • 结合实例,分析 造成地表形态 变化的内、外 力因素。 3. 自然地理环境 的整体性和差 异性 •举例说明某自然 地理要素在地 理环境形成和 演变中的作用 。 题目 课标 8.为了规划鸟类自 然保护区,在获取了 不同鸟类的觅食半径 等资料后,准确划定 保护区范围可以采用 的效率最高的技术手 段是 A.手工绘图 B. GPS C. RS D. GIS III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 用 • 结合实例,了解遥感 ( RS)在资源普查 、环境和灾害监测中 的应用 •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 ( GPS)在定位导航 中的应用。 • 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 理信息系统( GIS) 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 •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题目 课标 图 3 9.图 3是某城市高铁站影响范围(半径2.5km)内,以车站为中心的不同圈层 (以 0.5km等间距划分)中三类企业数 量的统计,由此可判断 A.直接相关企业数量占该类企业总数比 重,在距离车站 0.5~ 1.0km圈层最小 B.关联企业在各圈层中的数量,以 1.0 ~ 1.5km圈层中最少 C.派生企业在各圈层中的数量,由内圈 到外圈先增后减 D.各圈层中三类企业的数量之和,由内 圈向外圈依次减少 II2.产业活 动与地域 联系 • 分析工业 区位因素 ,举例说 明工业地 域的形成 条件与发 展特点。 • 结合实例 说明农业 或工业生 产活动对 地理环境 的影响。 图 4 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力(图 4),完成 10~ 11题。 10.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地 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 11.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 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 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 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 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 课标 :II 产业活动与地域联 系 • 举例说明产业活动中地域 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方式 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 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小题,满分 56分。 40 .( 28 分)加拿大地广人稀,西南部地区地形复杂, 欧肯那根河谷是世界著名的冰酒产地。根据加拿大西南部 某地区示意图(图 8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 )~( 4 )题。 图 8 ( 1)维多利亚所在地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位于 草原地区的梅迪辛哈特气候类型是                  。( 6分) ( 2)从温哥华到梅迪辛哈特,水平方向上自然景观主要表现为由森林到 草原的变化,这体现了 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4分) ( 3)冰酒是由富含糖分的优质葡萄,成熟后在树上经自然冰冻,再采摘 酿造而成。欧肯那根河谷是这种自然冰冻葡萄的产地,分析其自然原因。 ( 10分) 综合题以区域为背景 , 考查课标 : I2.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 的作用。 •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 境的整体性。 •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 4)加拿大西部草原地区历史上由于过度开垦与放牧,加 上连年干旱,植被遭到了破坏,土地资源退化。为应对这种 危机,当地可能采取哪些措施?( 8分) 综合题以区域为背景 , 考查课标 II2.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 •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 点及其形成条件。 •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 响。 III2.区域可持续发展 •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 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41 .( 28 分)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是我国重要的工 业基地,近年来城市用地日益紧张,滨海地带的开发成为热 点。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 )~( 5 )题 。 材料一: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示意图(图 9)。 ( 1)甲、乙、丙、丁四处中,淤积作用明显的两处是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处,水深大于 5m的是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处。( 4分) 考查地图的信息提 取和分析能力 材料二: 1987~ 2006年上海市 F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图(图 10)。 2) 1987~ 2006年上海市 F围垦区面积增加量居前两 位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4 分) 考查图表的判读和 分析能力 材料一: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示意图(图 9)。 ( 3)上海市精品钢铁、化学和船舶工业基地(区)布局的总 体特征是 _,影响微电子产业基地布局的最重要因素是 _。 ( 6分) ( 4) S处临近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港洋山港,有铁路抵达和 高速公路经过。目前上海市正在 S处建设临港新城,简要分 析该新城发展的有利条件。( 6分) ( 5)上海市在 F围垦区内规划建设工业开发区,从可持续 发展的角度看,在引进工业企业与开发区建设中应防止出现哪 些问题?( 8分) 综合题以区域为背景 , 考查课标 II2.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 •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 与发展特点。 •结合实例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举例说明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 •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 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III2.区域可持续发展 •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 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 ,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距离考试 8天 形成思维规律   考试不仅是要考试知识,也是考试思维,这么 多门学科高度集中这几天的时间内,所以考生在考 前一定要学会不同课程之间的思维转移和加速。   最为恰当的做法是,一门课程的考试结束后, 不翻书,不对答案,让思维和情绪完全丢开对这 门课的全部印象,全面转入对后一门课程的思考, 这样到考试开始时,思维就可以处于更高的活跃期 。   同时,在复习安排时,一定要注意考试时间 的对换情况,根据考试科目安排看书,上午 9时 至 11时半看看这本书,下午 3时到 5时复习以下 那本书,依次类推。这样,可形成一定思维规律, 到时思维自然就兴奋了。 距离考试 7天 保证睡眠质量   考前一周,许多考生表现出诸如烦躁、做题时 出现无谓失误等状况,这些都是由长时间身心疲惫 造成的,要改变这些状况,考试前一个星期左右, 从作息时间上调整,原来晚上 12点或者说一点睡觉 ,现在开始提前一个或一个半小时入睡,蓄积能力 和精力。   睡眠状况直接影响着身体状态,从考前一个星 期开始,应该把调整睡眠放在重要位置上。有些考 生由于紧张、生物钟紊乱等原因,考前会失眠,这 里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第一、不要总想着考试时会出现什么“万一” ,不要对自己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一定要有一个 乐观的心态; 距离考试 7天 保证睡眠质量   第二、不要开“夜车”,根据自己的情况计划 出符合自己的作息时间,一定要按时作息,这样生 物钟才能正常工作;   第三、如果失眠,尽可能不要用药物,可以进 行食疗,比如说睡前喝一杯牛奶或吃一个苹果;   第四、睡前可以用热水泡脚,并做头部和脚部 按摩;睡前不要大量饮水,以免增加夜间起床次数 ,影响睡眠质量。   个别身体素质不太好的考生,容易感冒、发烧 的,一定要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或者到医院去咨询 大夫,如果真到考试时感冒、发烧,不仅仅影响考 试成绩,还会影响心理状态。 距离考试 6天 调整关系   学校在考前一个星期左右会停课或放假 ,老师在学校答疑,考生可以在家复习,给 考生留出自由复习时间。从这时起,因为考 生回归了家庭,所以家庭关系需要调整。   在这时,有些考生认为,亲人不离左右 陪着,自己底气可以更足些,紧张感也可消 除不少;但有些人独立性较强,亲人跟着, 反会让他感到压抑不适。总之,在决定是否 陪考这一问题时,一定要尊重考生自己的意 见,甚至陪考人是谁,都应由考生自己决定。 距离考试 5天 开始放松身心   放松身心,可以适当进行一些体育、娱乐活动 ,并应该坚持到临考前。   适当的体育运动,比如散步、做操、慢跑等有 助于心情稳定与放松。不要做剧烈的运动,比如, 不要过多时间进行体力消耗大、易产生疲劳感的篮 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最好不要游泳、爬山,以 免出现意外伤害。   还可适当有些娱乐活动,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 ,看看自己喜欢看的轻松的电视节目,帮助自己情 绪放松。最好不要上网,不要看有强烈刺激的武打 、枪战等情节的影视作品,否则容易在大脑皮层中 产生兴奋,干扰复习。 距离考试 4天 制订考试方案   要能做到从容进考场,就得提前准备,不然就 会临阵慌乱。制订方案要本着不放过考试当天每个 细节的宗旨。   从作息时间上说,要有充裕的时间吃早餐,一 般选用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最好在考前一个 半小时之前用餐完毕,但不要吃得过饱,否则,过 多的血液还在帮助消化,大脑就会相对缺血,影响 考生在考场上智力的发挥。   到考场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一般在考前 15 分钟至 20分钟为佳。太早了,与各种干扰因素接 触过多,容易破坏良好的心理感觉;太晚了,开考 后才进考场,往往出现慌张的感觉。 距离考试 4天 制订考试方案      上午考完后,休息一会儿后,再吃午饭。午饭 后不要马上睡觉,稍微活动,散散步,听听音乐。 午睡时间安排 30分钟到 40分钟即可。家长以及 陪伴一定要注意提醒考生,以免考试迟到。   从复习方面说,考前避免与同学、老师交谈, 因为在交谈讨论中,往往会发现自己某些尚未弄懂 的地方,其结果是立即紧张起来;考前不要再心急 火燎乱翻书,先不说是不是真有许多地方没有复习 到,就是这种慌张状态足已难出好成绩;考完就完 ,考一科少一科,不对题,这样有利于以稳定的情 绪再战。 距离考试 3天 物质准备   考试所用的考试用具、身份证件、准考证等, 应归纳在一起,放入一个透明的塑料袋中。还可以 准备白纸巾,用来擦汗。   确定考试当天要穿的衣服,并单独放置,别到 了 7日早晨,因为挑选衣服而耽误时间。   准备好乘公共汽车或出租车所需要的零钱,并 放入准备好的衣服口袋或书包里。   考试期间不得将书籍、笔记、带有文字的纸张 、具备文字储存和音响功能的计算器、商务通、电 子笔和各种通讯工具等夹带至考场座位;不能在答 题卷密封线外书写自己的姓名或准考证号以及做其 他与答题无关的标记。 距离考试 2天 交通准备   去考点熟悉考场环境。确定去考场的方 式,是坐公共汽车、出租车还是步行等;确 定去考场的行车路线,最好准备两条路线, 避免因堵车而造成迟到。在去考场的路上, 一旦发生意外,要及时求助于监考老师或警 察。   一定要算准路上所需时间,并要留出够 富余。考试当天在去考场的路上,行走速度 一定要慢,快了会造成慌乱的感觉,直接影 响进入考场后的心理状态。 距离考试 1天 考前大检查   考生在考前一天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好心态,做 好考前心理准备与物质准备的大检查,以良好的心 态、充沛的体力与精力,充满信心迎接明天的考试。   起床要与平时起床时间一样,比平时起床早或 晚都不利于以平常心对待考试,有可能打破经过调 整已形成的稳定的生理节奏和心理节奏;中午 1时 至 2时睡午觉,如果睡不着,闭目养神。   到了 6日晚上,与平时一样的时间睡觉,切记 不要过早睡觉,睡不着,反而影响情绪。如果这时 按时睡觉也睡不着,顺其自然,只要有良好的心态 ,即使少睡几个小时,也不会对明天的考试有多 大影响。 距离考试 1天 考前大检查      早、中、晚三餐的时间要与平时时间一样,吃 的东西也要和平时一样为好。没有必要在这一天加 强营养,只要食欲好就行。但要注意饮食卫生,不 吃不洁净的食物,不吃或少吃冷饮。   丢开所有复习资料,停止复习,轻松愉快地休 息一天,调整一下因长期复习而一直紧张的神经。   所做好的物质准备,晚上注意听天气预报,做 好相应的雨具、防晒工具的准备。最好不与家长谈 论易引起情绪波动的事,这里家长也要注意切忌因 小事与考生发生冲突;不与同学讨论难题、偏题, 否则可能引起信心不足。   把握自己,把握机遇— —成功和胜利属于坚持到底 、自信微笑到最后的我!   让青春之花第一次美丽 绽放! 南中加油!南中必胜!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4:27:52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