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比例》教学反思
同乐学校 熊新艳
上完这节课以后,有一些想法,记录下来:
第一、在教学的过程中,能注意以学生为主体,在具体的情境
中,通过对比,感受反比例,教师起到引导点拨的作用。
第二、在引入反比例的时候,通过对正比例的复习,再到提出
问题,引出反比例,过度自然,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第三、注意了首尾的呼应,在学生掌握了反比例的特点之后,
让学生切实去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做到理论用于实际,然后
再回顾课前所全的两个表,和 12的表和积 12的表,让学生去判断
这两个表中的量是否成反比例,让学生有一个首尾呼应的感觉,使
课堂条理清晰,一气呵成。另外加了一变式,如果长方形的面积为
12平方厘米,它的长和宽成什么比例等。
不足之处:
第一、在教学中,我觉得让学生动手、思考的时间、环节还是不
够,没有给足时间让学生去自己想,自己做,自己探索,感觉有点
放不开,讨论有点流于形式。
第二、在提问的方面,兼顾了前面的学生,没全面考虑后面的
学生,学生没经过充分的思考、交流和碰撞。
我有一点还值得反思的是:
在教学的设计上,条理已经很清晰,思路很明确,但感觉还是
有点不够活。小组内的问题太小了,感觉太琐碎,而且合作时间短,
就像陈老师说的那样,要问题大一点,活动少一点,讨论交流不要
太多,要少而精,用关键的地方,用在重点难点的地方。还要加深层
次,呈现梯度递进。所以,我觉得要在现在的教学思路,教学模式上,
再来一些变化,更加放手让学生去做,我想效果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