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4-28 15:06:55
课题 数一数总教案 数学 一年级.doc(42.5KB)
  • 浏览 : 6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第 6 页
第 7 页
0 0 类别 : 教案
课题 数一数 课题 数一数(A)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2~5页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 第 2~3页彩图(或相应多媒体课件),第 4~5页彩图,10以内的数字卡片。 教学设计 谈话引入课题 [刚步入课堂,学生会出现紧张情绪,首先运用轻松的谈话,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然后转入 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轻松自然。]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要与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 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能增长本领,会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大家想不想学好数学? 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 1数到 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此处安排数手指的活动,利于学生了解(或熟悉)点数的方法。使全体学生做好参与数数活动 的准备。] 看图数数 1.激发观察兴趣。 出示教科书第 2~3页彩图。 [挂图也可以制成多媒体电脑课件出示。先引导学生看图自由发现,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 学生按数量的多少数,并从数数的过程中抽象出数。引导学生发现个数相同的可以用同一个数来表 示。]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所美丽的小学校。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 来了。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的小朋友。 谁来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 2.数图中的数量。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小到大数图中的数量。) 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 (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 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 (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数字“2”的教学与上面过程相似。)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既让学生体验成功,又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发言、交流的好习惯。] 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 (配合学生的回答,依次贴出教科书 4~5页上的各图片及对应的数字卡片。) 数到数量是 3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到前面 给大家数一数,全班学生判断是否数对了。 认读 1~10各数 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同时,促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和提高。] 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数身边的实物 [此处安排学生数身边事物的数量,将数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感到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的数量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也用这些数来表示呢? 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 第一行有几位同学?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 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几枝日光灯? 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左边有几位同学? 黑板的上边贴了几个字? …… 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数了美丽的小学校里面的红旗、花、树木和鸽子等许多东西,还数了我们身边的 门、窗、铅笔等事物。下课后,小朋友们还可以数一数我们校园里的事物。放学后,再数数路上看到的 或回家后家里的一些事物。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老师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好不好? [这一环节,先对本节课数数活动进行总结,然后将数数活动延伸到课外。这样有助于学生不断 地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培养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设计说明 “数一数”一课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学习数学的第一课。为了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一 上课,运用了轻松的谈话方式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教学时,先对学生的数数情况进行初步的 了解。接着为学生出示鲜艳的挂图(或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活 动按照先引导学生数图中事物的数量,再抽象出数,然后再回到数数活动中进行,符合学生的认知 规律。10以内各数的认读,采用多种方法,分步骤地练习与反馈,便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最后,引导学生数一数身边事物的数量,将数与学生身边的实际紧密相联,体现数学的广泛性。最 后的小结,既对本节课学习活动进行了总结,又进一步将活动扩展到课外,使数学学习走出课堂。 专家评析 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新课开始,李老师用亲切简短的谈话,把学生引入数数活动。随着“美丽校园”画面的展开, 教师以“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什么?”把学生请进画中。同时,以“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的小朋友” 的安排,留给学生随意观察、自由交流的活动空间。无拘无束的观察和交流给学生带来乐趣。在这个 基础上,老师请学生“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并追问“还有什么?”促使学生全面、认真 地观察画面。然后,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数一数各种事物的数量。由让学生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东 西到提出任务让学生观察,看的是同一幅图,活动要求不同,学生就有新鲜感、有兴趣。李老师把培 养学生的观察兴趣置入了多次观察“美丽校园”图的活动之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活动逐步产 生观察兴趣。 2.紧密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是《标准》中特别强调的一点。 虽然这是学生入小学学习的第一节数学课,从知识和技能要求方面看,几乎无数学要求。但是,李 老师十分重视这节课,紧密联系实际组织数数的教学活动。首先,老师有意识地把数数活动引向学 生身边。如,让学生数身边的实物。接着,老师有意识地把数数活动引向校园里,引向校外。如,李 老师请小朋友课后“数一数我们校园里的事物”,放学后“数一数路上看到的”或“家里的一些事 物”。并请小朋友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学和老师,告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教学中,学生从数画 面上的事物,到数教室内的事物,再数到校园内、数到校外……让学生在数数活动中不断感受到生 活中处处要用到数,数学就在身边。由此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产生学好数学的愿望。数数活动,使学 生的数学学习活动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进了生活。这样,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联系的同时,不 断促使学生产生爱学校、爱老师和同学、爱家人、热爱生活的情感。 课题 数一数(B)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2~5页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 2~3页的教学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1~10数字卡片一套。 教学设计 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 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 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 [以谈话的形式开始。师生相互介绍,老师简单介绍本校情况,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 消除陌生、胆怯的心理,对学校、老师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师生相互介绍。 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打开第 1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我们 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 1数到 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数一数 1.激发观察兴趣。 出示教科书第 2~3页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此处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 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生:知道,学校。 师: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 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 生 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 生 2:这里有一座大楼。 生 3:这里有一面国旗。 生 4:这里有小朋友在踢球,有小朋友在跳绳…… [此处,先给学生安排一定的时间,随意看、随意说,自由发言,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然后按要 求去观察,去数数。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数数活动之中。] 先给学生一定时间让学生随意观察,同桌同学互相说说。然后指定内容请学生说一说。学生每说 完一种,教师要反复提问:还有什么?老师要对积极发言的学生及时表扬。 2.数图中的数量。 教师说明:我们在数图中这些人或者物体的个数时,先数比较少的,再数比较多的,也就是说 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通过画面“美丽的校园”,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数数、读数的情况,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和言 语表达能力。] a.数出数量是 1的。 师:图中数量是 1的有哪些? 生 1:一面国旗。 生 2:一座楼房。 生 3:一位老师。 生 4:一个玩双杠的同学。 …… 师:(表扬)同学们说得好。一面国旗、一座楼房、一位老师,都可以用几表示? 生:用 1表示。 出示数字卡片 1,老师领着学生读一读,学生自己再小声读一读。 b.数出数量是 2的。 师:图中数量是 2的都有哪些? 生 1:有 2个同学在跳绳。 生 2:有 2个同学在给老师敬礼。 生 3:有 2个同学在看书。 生 4:有 2个同学正进校门。 …… 师:(表扬)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有 2个同学在跳绳锻炼身体;有 2个同学很懂礼貌,在 向老师问好;有 2个同学在看书,讨论问题。那么,2个同学跳绳、2个同学敬礼、2个同学看书等等, 可以用几表示? 生:用 2表示。 出示数字卡片 2,请学生读一读。 c.依次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 教学方法同 a、b。 数到数量是 3以上的事物时,可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学生如果回答是“数出来的”, 可让数出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数完后,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他数的对不对。 师:(表扬)这些同学观察得很仔细,做事很认真,数数的方法很正确。我们大家要向他们学 习,做事要认真仔细,养成好习惯。接下来,我们看哪位同学数得好? d.认读 1~10各数。 10个数都数完后,让学生再对照教科书第 4页、第 5页看一看每个集合圈里物体的个数和旁边 的数。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读一读这些数。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 1~10,让学生辨认(顺次认、打乱认)。 3.数数身边的实物。 [通过数身边实物的个数,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 a.鼻子、眼睛、嘴巴、耳朵、手指头、纽扣。 b.门、窗、灯、电视、空调、玻璃。 c.第一排同学的人数,第一行同学的人数。 ……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数数,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好多东西,还数了我们身边一些实物的数 量。大家数得都很认真,数得很准确。放学后,你们可再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 教学设计说明 在努力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的同时,使本课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让学生主动参与数数活动。 刚入学的儿童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观察画面往往只 对其中色彩、人物等感兴趣。根据学生这个特点,我在出示挂图后,不急于给出数数任务,而是给他 们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让同桌同学互相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 满足以后,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学生的注意力就放在数数的活动上。 2.面向全体同学。 我注意全面了解学生数数、读数等情况,特别注意了解每一个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 数,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发言。发现学生有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引导学生熟练观察、逐一点数…… 让学生有一个学习数学的良好开始。 3.自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这节课的设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努力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 体”的原则,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真正成为学习的主 人。 专家评析 本节课,教师用全新的思想确立教学目标,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准确把握 教材,灵活恰当地运用教材,培养学生喜欢数学的情感。教学中,把教学精力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儿童的情感体验。 教师用亲切的语言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进而发展为对数学的兴趣 创设情境,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时间。展示“美丽的校园”图之后,先让学生“随意看,随意说, 自由发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指定内容,让学生“看看,说说”,全面了解画面的内容, 并把尊敬老师、爱护同学等思想品德内容渗入其中。然后,按事物数量的多少依序找出数量是 1、2的 ……最后,让学生数身边的实物。由数画上的到数身边的实物,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 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同时,在“数一数”的学习活动中,申老师特别注意关爱每个学生,及时给予鼓 励,让学生感到“我能行”,努力使每个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一数”这节课,也是入学教育课。基于这一点,申老师充分利用“美丽的校园”的画面资 源,指导学生看图数数。由学生自由观察数数到有序观察数数,让学生领悟观察的方法。由教师反复 提问“还有什么?”使学生明白要认真、仔细的观察。通过对学生的表扬“这些同学观察得很仔细, 做事很认真”,让学生体会到这些是好习惯。申老师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融入数数活动之中,使 学生在掌握数数方法的同时,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