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5-03 17:22:00
《十几减9》 数学 一年级.doc(34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0 0 类别 : 其他
课题一 十几减 9(B)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十几减9的减法,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2.让学生经历十几减9的计算过程,允许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12页,主题图和例1,“做一做”和练习二第1~3题。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红花10朵、黄花2朵、小棒2捆零7根。 教学设计 复习 9+(  )=11  9+(  )=13 9+(  )=15  9+(  )=16 教学 10~11 页上的主题图 1.谈话引入。 师:“今年是2002年,元日那天,一(2)班的小朋友去公园参加了一次有趣的游园活 动(屏幕显示课本第 10~11页的游园会全景图)。请仔细观察,在这个游园场地上,左边 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右边的小朋友在十什么?”(左边的小朋友在买气球、买风车;右边的 小朋友在猜谜语、套圈圈。) 师:“我们一块儿去看看,小朋友买了几个气球?” 2.教学气球图。 a.课件动态显示:阿姨两手一共 15个气球,卖了9个。请问学们根据这个情节提出数 学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1)还有几个?(2)再卖几个就全部卖完了? b.组织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怎么解答。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 师板书算式:15-9=□。 c.引导学生看着气球图,说15-9的计算过程。学生的算法有: ◆看着气球图,数剩下的气球个数。 ◆6+9=15,15-9=6。 ◆10-9=1,1+5=6。 ◆15-5=10,10-4=6。 ◆9-5=4,10-4=6。 评价学生以上算法,说明都正确,同时引导他们思考:你认为哪种方法方便? 3.教学套圈图。 a.课件显示套圈图。 师:看看这边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在玩套圈圈的游戏。)这个游戏的规则是一人只 能投14个圈,正好轮到小明投了,我们来看看他套中了几个圈? 课件动态显示小明投圈的过程。同时配上小明的配音:我投了14个圈,套中了9个。 b.组织学生根据以上情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是:还有几个没套中 c.请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独立列式解答。同时说一说是怎么算的?(学生说的算法与前 面 15-9的算法基本相同。) d.小结:刚才小朋友从游园活动中提出了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计算来 解决,大家想出了计算的不同方法,真了不起!现在观察这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是十几减 9的减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十几减9的减法,板书课题:十几减9。 教学例 1 a.出示12-9=□,组织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结果。对略有困难的学生, 允许他们用学具摆一摆,再计算。 b.组织学生交流 12-9的不同算法。要求每个学生应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想一想自己 的算法和别人相同吗?如果不同,哪种方法更好些呢? 学生1:通过摆学具,我先从 10朵红花里拿掉 9朵,剩下的1朵红花和另外 2朵黄花合 起来是3朵,所以12-9=3。(请学生在投影仪下摆。学生说完后,教师在算式 12-9的下面 板书算的过程:10-9=1,1+2=3。) 学生2:我不摆学具,想 9加几得 12?9+3得 12,所以12-9=3。(学生说完后,教师又 在算式 12-9的下面板书另一种算的过程:9+(3)=12,12-9=3。) 学生3:12-2=10,10-7=3。(教师又板书出第三种算法。) 学生4:9-2=7,10-7=3。(教师再板书出第四种算法。) c.对比、讨论上面不同的算法。 提问:上面这些算法中你明白了哪一种(或哪几种)?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算?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这些算法都很好,计算十几减 9的减法时,你认为哪种方便就 用哪种方法计算。 课堂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独立作业。对有困难的学生则让他们先用学具摆一摆,摆好后说一说算的过程。反 馈时,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如先摆好 1捆零 1根,从 1捆里拿掉 9根,再把剩下的 1根和 另 1根合起来是 2根,所以 11减 9等于 2。)帮助他们从操作中提升十几减9的基本算法 (或“破十法”,或做减想加)。 2.完成“做一做”第2题。 这题的练习主要是帮助学生运用“破十”的方法来计算十几减 9的减法。练习时,应让 学生独立思考,悟出十几减 9的“破十”思维过程是:先从10个里面圈出 9个,再将剩下 的一个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即可得出结果。 3.完成“做一做”第3题。 在学生已掌握一种算法的基础上让他们用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十几减9的6道式题。 4.完成练习二的第1、2题。 学生完成后,让他们思考:第 1题怎样算出 13-9的?(做减想加)第2题是怎样算出 12-9、15-9的?(“破十法”)。通过思考,进一步弄清多种算法的算理。 5.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显示字谜图。师:这群小朋友在玩猜字谜游戏,共有几条字谜呢?有几个小朋友在 猜?他们猜中了几条呢? 课件显示声音、文字:有13条字谜,我们每人都猜中了1条。想一想,你能提出什么问 题? 课件回到第 10~11页上的猜字谜图,首尾呼应,让学生应用所学的十几减 9的知识计 算猜字谜游戏中的数学问题,一方面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 自己身边。 小结 提问:这节课学了十几减几的减法?你怎样计算这样的减法? 让每个学生自言自语地说。然后教师指着练习二第1、2题,再次引导学生概括出十几减9 的两种一般方法:①做减想加②破十法。同时说明,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计算。 教学设计说明 “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20 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为学生学习退位减法铺路,又为四则计算奠定 基础。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设计的情境有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 的数学,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本节课教材共安排了两道例题,主题 图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元旦游园会的场景图,通过气球图中的问题“还有多少个?”引出不 同的计算方法,体现学生的不同思维过程和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例 1展示的是十几减 9 的两种基本算法(“做减想加”、“破十法”)学生只需掌握其中的一种。本节课的教学,要 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会用十几减9的一般方法(或破十、或做减想加)正确计算。为 了达到这个目的,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设计。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十几减9的知识 为了让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减法,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第10~11页的游 园图中展示的活动是学生熟悉的并乐于参与的。教学时,我充分利用用这幅游园图,引导学 生在不同的游园活动中学习十几减9的减法。 a.利用气球图学习“15-9”的算法。 我将气球图做了一些处理,将阿姨卖气球的全过程展示给学生看:先是阿姨手中有 15 个气球,卖给小朋友9个(9个气球从阿姨手中转到3个小朋友中)。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一情 景提出数学问题,引出“15-9”的算式,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出结果。 b.利用“套圈圈”学习“14-9”的算法。 我充分利用课件的动态优势,显示学生投圈的动态过程。让学生在投圈的游戏中思考 “14-9”的算法。 c.利用“猜字谜”的活动巩固十几减 9的算法,培养学生主动提出一些简单数学问题 的良好习惯。 2.动手操作,体会“破十法”和“做减想加”的算理 学生掌握十几减 9的计算方法有快有慢,理解时有深有浅。为了让那些学有困难的学生 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我加强了学生的操作活动。在教学例1(12-9)时,设计的学具有两种 颜色(10朵红花、2朵黄花),让学生思考,从12中去掉 9,应怎么办?学生能很快从10朵 红花中拿掉 9朵,剩下的1朵红花和2朵黄花合并为12-9的结果。通过操作活动,学生能较 快理解“破十”的道理,从而达到运用“破十法”计算的目的。 专家评析 本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现实的有吸引力的活动背景中学习十几减9的减法。 活动是儿童的天性,让他们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教师 充分利用教材第 10~11贞上的插图,将插图展示的游园活动作为学生学习十几减 9的活动 背景,使乏味的运算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学生喜欢的活动联成一体。通过解决“还剩几个气 球?”“还有几个没套中?”等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不只是写在纸上的算式,而是蕴藏在 生活中的一个个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十几减9的知识,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并不是新知识,而是一种旧知识,因为在他 们的生活中早有这方面的体验,因此,当需要解决“还剩几个气球?”的问题,引入算式 15-9=口以后,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思考,让他们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来计算 “15-9”的结果。在老师的引导下,不同的学生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用直观图点数出结 果的,有用破十法求出结果的,有用做减想加求出结果的,还有用连减法求出结果的……由 于学生用足了自己已有的经验,因此,课堂上探究的气氛浓厚,学生的情绪饱满。 3.既鼓励算法多样化,又不忘教给学生一般的优化的计算方法。 在一个班集体中,几十个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在做十几减 9的减 法时,所用的计算方法在思维水平上也是有差异的。如,须借助直观进行计算的学生的思维 水平,明显低于用“做减想加”来计算的学生的思维水平。为了使大多数学生通过学习,达 到义务教育所要求的标准,使大多数学生掌握一般的,较优的计算方法,由此,教师在鼓励 学生算法多样化的同时,侧重让学生理解“做减想加”和“破十法”的计算算理,目的在于 使大多数学生能掌握这普通的长久发挥作用的数学方法。 4.创造性使用教具和学具,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 为了使学生掌握十几减 9的一般计算方法,教师制作的教学课件,设计学生用的学具是 别具匠心的。如教学例1时,教材提供的是一幅颜色相同的风车图(12个),而教师给学生 准备的学具则是10朵红花、2朵黄花。当学生要计算出12-9的结果时,由于受颜色的诱导, 很自然从10朵红花中拿出9朵,剩下1朵红花和2朵黄花合起来为12-9的结果。通过让学生 操作有结构特点的、能帮助学生解题的学具,使学生能很快理解用“破十法”的计算算理, 并能应用它来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