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数 写数
教材说明
读数和写数是在学生学会数数,初步理解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先教学整十数和任意两位数的读法,然后教学任意两位数的写法,最后教学一百的读
写。
教科书第 29页例 4,先教学整十数的读法(第一组图),由用小棒表示数过渡到在计数器
上表示数,使学生初步理解到数位的意义。几个十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用几个珠表示,几个
一就在计数器的个位上用几个珠表示,然后对准计数器的数位读出每个数。学生已经学过
10、20的读法,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类推,自己读出 30、40。
教学任意两位数的读法(第二组图),处理方法与整十数的读写相同。先出 11是学生已经
学过的,接着出 21的读法,然后引导学生看图,类推出 31和 43的读法,使学生进一步明
确数位的意义。
例 5教学任意两位数的写法,处理方法与例 4类似。先出 34,初步学会写数方法,引导学生
类推出 42、57和 60,使学生明确个位上一个一也没有就写 0。
例 6教学 100的读法和写法。这里还不教任意三位数的读写,100只作为特殊情况出现。要求
学生看着小棒和计数器,知道 10个十是 100,在百位上写 1,十位、个位都写 0。
在这之后出现个、十、百的数位顺序,以及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的结语,使学生在理解的
基础上记住。
教科书第 30页“做一做”第 1题是配合例 4,让学生脱离实物看着老师在数位表上摆的数字
卡片直接读数,第 2题是配合例 5,看着计数器上的珠子写数。
在练习八中,配合例题安排了读数(第 5~7题)和写数(第 8~13题)的练习。第 14题是
复习 2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为后面教学 100以内加减法做好准备。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 2课时进行教学。教学读数、写数,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完成练
习八的作业。
2.教学例 4前要先复习数的组成。教学整十数的读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一捆小棒,
说出是十根,是 1个十,然后把 10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同时向学生说明:从右边起,第
一位叫个位,有几根小棒就在个位上用几个珠表示;第二位叫十位,有几个十根就在十位
上用几个珠表示。引导时,可以这样问学生:现在有一捆小棒,是几个十?怎样用计数器上
的珠子表示?怎样用数字表示这个数?30和 40的读法,教师可以进行启发,让学生根据
10和 20的读法自己类推出来。
接着再教学两位数的读法。这里要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得出有几根单根的小棒,就在个位
上用几个珠子表示。如 2捆小棒和 1根小棒,在个位上就用一个珠子表示 1个一,这样 2捆
小棒和 1根小棒就读作“二十一”。同理 31和 43的读法就可以让学生自己类推,着重理解十
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十,个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一,然后可以让学生与第一组图上的整十
数的读法进行比较。
让学生做教科书第 30页上“做一做”的第 1题时,要学生看着数位表上的数,直接读数。如
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数位表上的数与小棒、计数器联系起来,思考十位上的数
表示多少,应该怎样读;个位上的数表示多少,应该怎样读。
要使学生读数达到正确、熟练,需要在弄清数位的基础上进行较多的练习。为了帮助学生辨
别和记忆数位,开始练习读数时,可以借助数位表(见学具卡片第 6页),教师可以仿照
学具卡片上的图制成能放卡片的教具,每次在数位表中放数字卡片,让学生读出数来。以后
再去掉数位表进行练习。练习时,应注意学生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
习。如区别 15和 51、37和 73的读法。
3.教学例 5时,教师先引导学生看第一个图,计数器十位上有 3个珠子,是 3个十;个位
上有 4个珠子,是 4个一;对着计数器上数位的相应位置写 34。其他几个数字可让学生自己
类推出来。每写完一个数要让学生说一说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多少,使学生明确十位上的
几表示有几个十,十位上一个一也没有用 0来占位,以防止漏写 0。这样能加深学生对写数
方法的理解。
4.教学例 6时,先要使学生知道 10个十是多少,学生观察书上的图(或教具),知道计
数器百位上一个珠子代表 10个十,也就是 10捆小棒,读作一百,写作 100。应着重使学生
理解和掌握从右边起第三位是百位,在百位上写 1表示 1个百。在百位上写 1,十位和个位
上写 0就是一百。教学时,应将小棒和计数器上表示的一百,跟读法和写出的数进行比较,
以加深学生对一百读写法的认识和理解。
5.通过这三个例子的教学,引导学生总结出数位的顺序和读写数的顺序,使学生在理解的
基础上牢记。教学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说数位顺序的时候,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
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而读数写数的时候,从左边起,就是从高位起,先百位,再
十位,最后个位。
6.关于练习八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第 5~7题是练习读数的。第 5、6题是看着数读数,要比看实物读数抽象一些,但这是常用
的基本方法,要求学生能正确、熟练地掌握。如果学生有困难,还要像“做一做”的题目一样,
用数位表帮助学生读数。第 7题让学生练习找出课本上的第多少页,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联
系起来,不仅巩固数的读法,对于提高学生使用课本的能力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第 8题是为学生练习写数做准备的。为了便于学生联想到哪一位读几就写几,可以先通过第
8题让学生在数位表里摆数字卡片,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位的认识,同时为脱离数位表写
数做一些准备。练习时要着重引导学生区别 47和 74、6和 60等数的写法。有的学生常常搞错,
可以有针对性地适当增加这样的练习。
第 9题是根据数的组成写数。这样既巩固数的组成,又可以加深学生对数位的理解。最后可
以练习听写,在连着写几个数时,要注意让学生在两个数中间留一些空儿,不要把所有的
数写得连在一起。
第 10题是练习写数。应注意 29到 30,79到 80等,十位上的数要增加 1,学生容易出错。
第 12题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填写,只要求写出数,不必讲解周年等知识。教师可以先问一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然后告诉学生,到今年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多少周年,再让学生填写。
第 13题要求把第二个圈里个位是 5的数写在左边的圈里,把个位是 0的数写在右边的圈里。
教材在两个圈里分别写上 45和 50作为提示。如果学生写错了,教师要及时进行纠正。
第 14题是复习 20以内的加减法。对于 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本学期期末基本上要求达到
每分 10道题,平均错误率下降到 7%左右。实践表明,要达到这一要求,一般要经历一个较
长的练习过程,因此在教学 100以内加减法之前进行复习,既巩固 20以内的加减法,又为
100以内加减法的教学做好准备。教学 100以内加减法时,还要继续加强复习。复习的重点
是帮助上学期没有达到要求,错误率又较高的少数学生,首先要帮助他们达到上学期的要
求以后再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