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 线段
学习内容:
教材第5页,练习一的 7~10题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线段,会判断线段;
2.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度;
3.会按要求的长度画线段;
4.培养动手和判断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用直观、描述方式认识线段的特征。
课前准备:
一根长线,直尺,三角板。
学习过程: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平面图形——线段。
一.认识线段,度量线段
1.观察,总结线段特征
(1)出示:瞧,这些都是线段。这是线段的端点,它表示不能再继续延长。
(2)那么你能找到它们都有那些相同的地方吗?(学生充分发言)
(3)小结:大家说得不错!象这样直直的,有两个端点的平面图形就是线段。
(4)在我们教室中的黑板边、桌子边、书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请观察你周
围还有那些物体上有线段?
2.练习巩固
(1)指出下面那些是线段,不是线段的说明理由。
(1) (2) (3) (4) (5)
(2)数一数,下面每个图形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
3.度量线段长度
(1)那么线段有长度吗?
(2)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固定,所以线段的长度可以量出来。
(3)你认为量线段的方法是什么?请你用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量出书上的线段的
长度。
(4)订正答案。
二.画线段
1.尝试画线段
(1)现在请你画一条长为3厘米的线段,你能画吗?试一试。(书上有画的方
法,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
(2)展示,订正画的结果。(怎样判断画的对吗?○1是不是线段?○2线段是
不是3厘米长)
2.示范讲解:因为线段的长是3厘米,所以只要把尺子放平,铅笔紧挨尺子有
刻度的一边,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3厘米的地方,最后在两边点上
端点。
3.再次画线段:你能用这种方法画一条7厘米的线段吗?巡视指导。
三.巩固反馈
1.基础练习:
(1)练习一的7题(说明理由)
(2)练习一的8题
(3)练习一的10题: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认识,怎样得到正确的答案。
2.全班在作业本上画:
(1)画出长5厘米的线段;
(2)画出比5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3)画出比5厘米长4厘米的线段;
四.扩展练习:在每两个点间画线段。(试一试)思考:3个点能画几条线段?
4个点能画几条线段?
5个点能画几条线段?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平面图形:线段。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它有两个端
点,能量出它的长度。直线没有端点,不能量出它的长度。
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