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法的验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 29—31页。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验算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养
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3、 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听算练习。(教师读题,学生写得数。)
25-9= 47-16= 30-25= 42-29= 45-19= 36-14= 41-
38= 22-15=
61-14= 34-15= 70-37= 65-56=
二、 练习七第 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时请几个学生说一说出
错的原因。
三、 练习七第 3题。首先复习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然后学生
独立完成。最后让学生通过估算大致检验一下答案的正确性。
四、 练习七第 4题。先让学生尝试着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讲评。
五、 练习七第 5题。引导学生审题,弄清表格的含义。然后让学生独
立完成。完成后让学生运用估算大致检验一下答案的正确性。表演正
确率高的同学 。
六、 练习七第 6题。先让学生独立看图,理解图的含义。然后进行估
算,请几个同学说估算策略,最后列式计算。
七、 练习七第 7题。同桌两人小组进行估算游戏,然后独立计算。
八、 练习七第 8题。每个小组提出 3个问题,先估算,再计算。鼓励
学生灵活地解决问题。
九、 思考题。鼓励学生自己不断尝试,直到得出正确答案。最后集体
讲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找到多种答案。
十、 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