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5-03 18:39:35
解决问题(练习课) 数学 三年级.doc(23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0 0 类别 : 其他
第 5 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P57练习十三4—8。解决问题(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验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有余数除法。 33÷8 34÷5 64÷7 28÷3 45÷7 52÷6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进行集体讲评。 二、练习。 练习十三第4、7题。 应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由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进行自我评价。 2、练习十三第5题。可先给出“森林餐厅”情景图,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到: 35只小动物去森林餐厅就餐,有9张空桌,每张桌子可坐4只小动物,它们都 有座位吗?这道题的难度在于每张桌子可坐4只小动物不是用文字表述出来的, 而需要学生从图中观察得出,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这一隐含的条 件。在学生明确了题意后,再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视,请不同解法的学 生上台板演,可能出现下面几种解法: (1)35÷4=8(张)……3(只)8+1=9(张) (2)4×9=36(只),36>35 所以都有座位。不管用哪一种方法解答都应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借助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森林餐厅”, 让学生感受生活,感受有余数除法的价 值,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1)35÷4=8(张)……3(只) (2)4×9=36(只) 36>35 练习十三第6题。借助于学生喜闻乐见的“丛林探险”内容,学习数学知识 特别注重数学学习的探索性及开放性,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索机会和自我 创造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潜能。也可以让学生观察“丛林探 险”情景图,从两名同学的对话以及图中的指示牌,获得数学信息,解决“坐 车”和“租船”问题。在解答第二问“该租几条船”时,要让学生结合算式 44÷5=8(条)……4(人),说一说“8条”与“4人”的含义,从而理解余 下的4人还需要租一条船,所以该租8+1=9条船。 第8题,这是一道思考性较强的综合题,有一定难度。教师应先让学生借助 情景理解题意:花店里摆放着各种美丽的花,其中有康乃馨 22枝、玫瑰 16枝、 郁金香 10枝。这个同学想用7枝康乃馨,3枝玫瑰,2枝郁金香扎成一束,花店 里的这些花最多可以扎成多少束这样的花束。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再让学 生通过小组合作,互相交流,确定这道题的解题策略:先分别求出这三种花分 别按每7枝、3枝、2枝为一小束的束数,即, 康乃馨:22÷7=3(束)……1(枝) 玫瑰:16÷3=5(束)……1(枝) 郁金香:10÷2=5(束) 再比较这三种花各自的束数,以三种花中所含束数最少的那种花的束数为 标准,也就是康乃馨可分成3小束,那么这些花最多可以扎成3束这样的花束。 三、课后总结。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