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课时
教学内容:
时间的计算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认识了时、分、秒的基础上教学的。学习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可以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培养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以及掌握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
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具钟面,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全体师生一起对表,现在是几时几分,板书黑板一角落。
猜谜语引入新课:矮子走一步,长子走一圈。
矮子走一圈,长子走半天。
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长子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
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小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教师用钟面模型,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如:5时,3时20分,6
时,9时50 分等。
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
一起学习“时间的简单计算”,好不好?(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2时=( )分
教师出示钟表:先把时针拨到12处,然后拨动时针,从12拨到1,再问:
“时针从12到 1,是几小时?”
“1小时是多少分?”、“2小时是几个60分?是多少分?”
“3小时呢?”
引导学生说出3小时是3个60分,即60+60+60=180分。(此过程用电脑演
示)
2、让学生做例2后面“做一做”中的题目,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
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
间转换的方法。
3、教学例2:
⑴教师出示例2显示图,指定一名学生说题意,帮助全班理解题目的条件
和问题。
⑵让学生思考以下的问题:
小明离家上学是几时几分?到学校是几时几分?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在具体计算时,应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算法,教材上列举的是学生中可
能出现的算法。反馈时,可以借助钟表的模型直观地加以说明,对于部分学习有
困难的学生也可以让他们亲自动手拨一拨。在钟表上实际拨动分针可以看出,从
7:30到 7:45,分针走了3大格,就是15分。)
⑶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归纳计算的方法(边归纳边用电脑操作演示):
分针一个大格是5分,走3个大格是15分,走8个大格就是40分。
⑷学生试做P62的“做一做”中的第2小题。
4、小结并质疑(略)
三、巩固练习
填空:
⑴ 1时=( )分 2时=( )分
3时=( )分 4分=( )秒
⑵ 50分比 1小时少( )分,1小时比 45分多( )分。
⑶ 小刚上午 7:10分从家出发去学校上课,7:35分到达学校,小刚去学
校用了( )分。
完成P63“练习十四”中的第2、4、5小题,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小竞赛:
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 3时 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
最快,教师奖励一面小红旗。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40分钟一节课很快就
过去了,时间是很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
地建设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