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5-05 13:40:19
除数是整百数的除法口算 数学 四年级.doc(86.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0 0 类别 : 其他
除数是整百数的除法口算 教学目标: 1.掌握除数是整百数的除法口算方法; 2.能够熟练地口算除数是整百数的除法; 3.渗透商不变性质。 教学重点:掌握除数是整百数的口算方法,理解算理,达到熟练计算。 教学过程: 一.提供材料 1.提供材料 板书 例:1200÷30 1400÷70 8500÷50 口算下列各题 2.改题,揭题 师:我把 30 70 50分别改成 300 700 500,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除数是整百数的除 法口算。 二.探究 这样的题目应该怎样算? 提出探究要求: 1. 先独立思考; 2. 再四人小组合作,将你的方法和搭档说说,四人合作验证这样的方法是不是合理的; 3. 派代表进行汇报。 (学生合作探究) 三.汇报 师:你们小组讨论得出什么结论? 生 A:我可以把 1200看作 12个 100,300看作 3 个 100,12个 100÷3个 100=4(师根据生答板书)。师:试着用这种方法做另外两题? (学生做题,师板书)。生B:可以把 1200和 300的 00抵消掉。板书,试着用这种方 法做其它两题。 四.应用 1.试一试。 投影出示:3500÷700 3000÷500 9600÷300先说一说你是用哪种方法?再做题。 2.练一练 课后第 1题,口答, 师问:你发现了什么? (生:得数都一样) (生 2:除数和被除数都扩大了 10倍) 第 5题,第 6题。 五.总结 六.作业本:P51 除数是整百数的除法笔算 教学目标: 1.掌握除数是整百数的除法笔算方法; 2.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重点:除数是整百数的除法笔算方法及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商的定位 教学过程: 一.旧知导入,提供材料 1.旧知导入 师:我们昨天学了什么知识? 生:除数是整百数的除法笔算。 出示准备题:(1) 300÷100 1800÷900 (2) 4000÷200 9100÷700 (3) 2400÷600 3600÷200 口答:从 2400÷600 3600÷200两题中选一题,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想出的? 2.揭题: 师:我们今天要学的是除数是整百数的除法,即要列竖式计算。 3.改题,提供材料 师:我把这两题改成竖式是: 600√2400 20√3600 二.探究 1.提出探究要求: 先独立思考,做一做,再四人一组,将你的想法说给搭档听,一家一起研究这样的想 法合理不合理。 2.四人小组探究 3.汇报: 生A:6个百÷2个百=3个百,所以 3写在个位上。 (师根据生回答板书) 4.用同样的方法完成第(2)组。校对。 三.练习巩固 1. 完成P107第2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计算并验算。 (1)5300÷800 (2)700÷600 (3)4000÷300 生:验算     400          × 7 2800        + 100 2900   小结:怎样验算?(除数乘商加上余数等于被除数) 四.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本 练习十三 [第 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口算试商的方法; 能力目标:熟练地运用口算试商方法进行试商;能够根据除数特点合理、灵活地选择试商方 法; 情感目标:培养认真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口算试商的方法,进行熟练试商; 教学难点:根据除数特点合理、灵活地选择试商方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出示准备题( )里最大能真几? 146×( )〈760 164×( )〈950 252×( )〈1600 356×( )〈1900 243×( )〈1400 368×( )〈1300 括号里最大能填几?说说你是怎样想出来的? (把 146看作 150或 140,不局限学生的想法) 二.专项练习 1.出示题目: 153√1071 248√1984 162√963 猜猜:商的最高位应该在哪一位上?是几?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口答口算试商) 2.练习二 214 1712 ÷ = 256 293 指名说说分别应看作什么试商? 选一组做一做。 三.综合练习 1.改错 296÷128=1……16 3281÷164=2……1 1 2 128√1296 164√3281 128 328 16             1 看谁观察最仔细,找出题目中的错误,并能订正。 讨论:从错误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应用题 大兴鞋店有现金 7500元,男皮鞋进价每双 150元,女皮鞋每双 125元,全部现金用来购买 女皮鞋比购买男皮鞋多几双? 四.作业。 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及验算方法; 技能目标:正确计算和验算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 情感目标:培养认真计算、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除数是三位数除法的计算和验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是二三位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商中间或末尾有 0的除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研究,得出方法 1. 提供材料:             1116 ÷ 186 =143125 2.组织探究 (1) 独立尝试计算并验算(请三位学生板书); (2) 小小组校对,议一议:谁的得答案和方法是正确的; (3) 讨论: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分别是怎样的? (4) 完成 P118页表格; (5) 汇报。 3.汇报: 1.结合板书,说说计算方法。完成表格, 2.汇报验算方法。 二.商中间或末尾有 0的除法 1.判断:下面算式是否正确。    1 2 34 306√31212    128√4352 9  306 384 ≈306  612 512 612 512    0 9 纠正错误,,讨论 0是怎么来的? 你想告诉同学们,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三.综合练习 1.计算并验算: 25652÷242 91680÷382 2.开放题: □601÷460要使商是一位数,□里应填什么数字?要使商是两位数,□里应填什么数字?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一个数除以三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验算方法是怎样的? 五.课堂作业。 一个数除以三位数,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 位,如果它 比除数小,再试除前 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 写 在那一位的上面。 练习十四(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巩固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口算方法,进一少掌握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 法和试商方法; 技能目标:能够熟练地进行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的试商和计算,提高计算正确度; 情感目标:培养计算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巩固除数是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及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仔细的计算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P117页第 1题 (做于书上)比一比哪一大组做得最快。校对。 2.P117第 2题 (做于书上)( )里最大能填几? 比一比哪一小小组最快? 校对。请最快的小小组说说:是怎样想的? 二.专项练习 1.列竖式,比一比谁最快。 5625÷617 9016÷392 1524÷254 校对,说说你是怎样试商的? 2.计算各题并验算, 2748÷458 76284÷146 说说你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三.综合提高练习 1.比一比哪组算得又快又对。 1524÷127-3822÷546 14070÷134×240-5200 (6100-1984)÷(242+346) 小小组内校对。 2.P118第 6题。开放题。 ( )601÷460要使商是一位数,( )里应填什么数字?要使商是两位数,( )里应填什 么数字?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及验算方法,特别是商中间或末尾 有 0的除法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正确计算和验算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 情感目标:培养计算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商中间或末尾有 0的除法的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口算,第三者 18页 7题 2.第 8题,看横式直接写出得数。 二.专项练习 1.找一找,错在哪里?怎样改正?你想提醒同学们,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1 2 13 34 306√31212  523√6 7990    128√43 52 9  306 523 384 ≈306  612 1569 512 612 1569 512 0 0 9 2.计算并验算 64115÷213 48360÷372 64266÷238 三.综合练习 1.文字题。P118第 10题: (!)2610除以 600与 78的差,商是多少? (2)1765除以 353,再加 195,和是多少? 2.应用题 铺 150米的铁轨需要枕木 360根。照这样计算,现在有枕木 4320根,可铺铁轨多少米? 3.思考题 P119 四.课堂作业。 商不变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商不变性质的内容;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商不变性质理解相等除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情感目标:渗透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没不变性质的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材料 1 甲组:10÷5 12÷4 18÷6 15÷3 乙组:10÷5 12÷4 18÷6 15÷3 算一算,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生A:甲组与乙组得数相同。 生 B:当被除数和除数都“乘 10”商不变。 师引导,生 C: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 10倍,商不变。 师板书: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 10倍,商不变。 2.出示材料 2 丙组:20÷10 24÷8 36÷12 30÷6 算一算,比一比,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 2倍商不变。 二.引发猜想 通过上面的尝试和发现,同学们心中肯定有很多问题,谁愿意把你的问题提出来和全班同 学一起研究? 问题 1:当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其它倍数,商仍不变吗? 问题 2:是否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任意倍数时,商都不变? 问题 3:乘法有没有同样的性质? 问题 4: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会不变吗? 三.抽象概括,验证规律 1.整理问题。刚才同学们提出了 4个问题,我们这节课先来解决这三个问题。 2.针对问题 2、4展开小组合作。 你可以自己想一条或几条算式进行验证,也可以从刚才的材料中选。 3.汇报: (1) 学生举例,证明。 (2) 得出规律:那么这句话应该怎么说? 由学生说: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或缩小任意倍数,商不变。 4.完善规律。 判断下面各组的算式商是不是相等。 42÷21 (42×2)÷(21÷2) “同时”扩大或缩小。 2400÷30=80 80×30=2400 完善规律,齐读规律。 师揭题:这是除法的性质,我们给它取个名字。 板书:商不变性质。 四.想像创新。 1.判断 P121。 2.P121第 3题。 3.游戏:找朋友。 给算式找朋友:240÷120 24÷12 42÷7 126÷21 51÷3 问:你为什么找他为你的朋友? 全班给 51÷3找朋友。 五.课堂总结。 六.课堂作业。 运用商不变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运用商不变性质计算被除数、除数末尾有 0的除法的简便方法;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简便方法计算被除数,除数末尾有 0的除法。并且下确判定余数的大小; 情感目标:培养探究,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简便方法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 0的除法。 教学难点:如何判定余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复习商不变性质。 二.教学新课 1.自学 P120页例 2。 投影出示,问:为什么可以去掉被除数、除数后面的两个 0? 生:运用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 100倍,商不变。 2.计算 (1) (2) (3) 600√6600 400√32000 140√5600 投影三名学生的作业,校对。 讨论:第(2)(3)题应该去掉几个 0。 (去掉相同个数的 0) 纠正书写格式。(商应写在哪一位上) 3.用两种方法计算:5300÷200 投影两种方法: 26 26 200√5300 200√5300   400 4 1300 13 1200 12 100 1 学生提出问题:余数究竟是 100还是 1? 小组讨论:余数究竟是哪个?你是怎样道的? 汇报:5300÷ 200=26……( )(余数应为 100) 生A:我是看出来的。5300÷200余数不可能是 1。 生 B:我是通过验算得出来的。 板书方法:观察,验算。 问:运用简便方法计算时,怎样去想这个余数? 生:看余数在哪个数位上。如果在百位上横式上就应写几百。如果在十位上横式上就写几十 …… 5.读划 P122页。 三.练习与巩固 P122试一试。第 1题。第 4题应用题。 四.课堂总结。商不变性质有什么用?运用商不变性质简便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五.课堂作业。 六.板书 运用商不变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5300÷200=26……( ) 应用题。 教学反思:课堂时间结构把握较好。学生对被除数、除数中的 0的处理和余数的 大小判定都掌握得较好。但,学生容易把竖式中的余数同横式中的余数写法混淆 在竖式中的余数也添上了 0。原因在于,课堂中读划 P115页的环节被我落了。 练习十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掌握运用商不变性质进行简便计算。掌握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技能目标:会正确判定余数,并能运用商不变性质进行验算。能够进行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情感目标:培养合作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对 4000÷125的简便算法的教学。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口算 P123页,比一比谁快。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可以消掉相同个数的 0?(因为商不变性质) 二.专项练习 1.运用商不变性质,简便计算。 6700÷500 51300÷320 投影学生的作业,校对。 纠正:消掉 0的个数。余数的判定。书写格式。 2.针对 51300÷320小组讨论:你们组可以想出几种验算方法? 小组讨论。 汇报:(1)13×5+2=67 看竖式 (2)13×500+200=6700 看横式 3.P124页第 3题。 独立计算。校对。 根据简便方法的依据的知识进行分类。 校对。 查漏补缺,补充练习。 (1)204×25 (2)199×50+50 (3)125×56 101×84 49×12+12 32×25 4.P124。第 7题。 想一想:下面的算式应用什么规律计算? 试一试:600÷25 2000÷125 三.提高练 应用题: 1.一个发电厂有煤 2560吨,平均每个月用 320吨,最多可用多少个月还剩余多少吨? 2.P124第 5,6题。 四.课堂总结。学了商不变性质有什么用? 五.课堂作业。 乘除法的意义及其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及其关系,懂得 0不能做除数的道理; 技能目标:通过理解乘除法的关系,能够改编乘法或除法算式; 情感目标:结合应用题的教学,渗透辨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能够改编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教学过程: 1.出示例 1(1)学校把故事书借给 3个班,每班 50本。一共有故事书多少本? 谁能用两种方法计算? (板书)用加法算:50+50+50=150(本) 用乘法算:50×3=150(本) 问:什么是乘法? (生能答出。结合两道算式说明) (生回答不出。师引导:50×30=150中的 3表示什么意思?生:3个 50。师:两种方法,你 觉得哪种方法方便一些?)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出示板书: 默读,理解,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2.出示例 1(2)学校有 150本故事书,平均借给 3个班,每班得到多少本? 例 1(3)学校有 150本故事书,借给每班 50本,可以借给几个班? 口头列式。板书:150÷3=50 150÷50=3 3.观察算式, 发现乘法和除法各部分是什么关系? 生:除法中的被除数就是乘法中的积,除数和商就分别是两个因数。 根据生答板书:50×3=150 150÷3=50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150÷50=3 所以,除法就是: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默读,理解。默记。 4.自学 P125---P126试一试。 划出“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与“注意,在除法里不能用‘0’做除数。”两句。 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的? 7.练习 (1)P126试一试,改写。 把 216×18=3888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 把 5200÷325=16改写成一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 (2)P127第 3题文字题。 (3)第 4题应用题。 8.课堂总结:什么是乘法,什么是除法?它们是什么关系? 9课堂作业。 求乘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技能目标:利用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乘法进行验算和求未知数X;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会应用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求乘法中的未知数X。 教学过程: 一.提供材料,得出关系。 计算: 80×30= 2400÷80= 2400÷30= 观察算式,你发现什么? 出示: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二.计算 123×45,并且验算。 小组合作,交流验算方法。看看最多可以想出几种验算方法? 汇报(多媒体):乘法:45×123 除法:5535÷123 5535÷45 分别依据什么?(乘法交换律,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三.求未知数 1.出示例 3:一个数乘 24,积是 408,求这个数。(用X表示未知数,列式解答) 生:X×24=408 X=408÷24 这一步是依据什么? X=17 注意书写格式。 四.练习 P129试一试 1 P129第 4题。列式解答(1)(3) 五.课堂总结 六.课堂作业。 七.板书: 求乘法中的未知数X 80×30=2400 2400÷80=30 2400÷30=80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验算,求乘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 求除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掌握除法的逡算方法和求除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X 的方法; 能力目标:根据除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会验算除法和求除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掌握验算方法和求未知数X的方法。 教学难点:求除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引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将 2400÷80=30改编成一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 生:2400÷30=80 80×30=2400 (师板书) 2.各部分的名称: 2400在除法版式 式中是哪部分?(被除数) 30——除数 80——商 3.观察算式 2400÷30=80 80×30=2400 发现:被除数= 除数= 生:(板书) 被除数= 除数= 想一想,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二.验算方法 1.试一试 P130 11076÷284=39 你可以用几种方法验算。试验算。 生:乘法 284 除法: ×39 39√1076 师:是根据什么?(乘法: 错误!链接无效。三.求未知数X 教学例 5:一个数除以 28得 30,求这个数。用X表示要求的这个数。 列式:X÷28=30 试解X?生:X=30×28 问:为什么可以这么算? 生:根据被除数=除数×商 四.练习 1.P131页试一试第 1题。 求未知数X 215÷X=5 X×270=180 问:为什么可以这么算? 2.完成 P132第 4题。用X表示未知数,列式解答。 (1) 432除以什么数得 108? (2) 什么数除以 23等于 51? (3) 2142是什么数的确良 7倍? 3.计算 37184÷581,并用两种方法验算。 五.总结:今天学了什么,可以什么用? 六.课堂作业。 七.板书: 求除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 验算 2400÷80=30 2400÷30=80 30×80=2400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 练习十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掌握乘法及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会利用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验算乘除法,并求未知数X 。 情感目标:培养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及逆向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够熟练地求乘法及除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 。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 1.完成 P132页第 1题填空。 一个因数 =( )○( ) 被除数 =( )○( ) 除数 =(  )○( ) 问:利用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二.练习 1.计算并用两种方法验算。 A组:418×302 560×780 B组:54270÷134 40500÷270 每组选一题计算,并用两种方法验算。 速度快的同学可以四题都做。 校对,说一说验算的依据。 2.28×X=336 X×700=2100 X÷280=16 168÷X=42 说一说,为什么可以这么做? 3.P132第 4题。用X表示未知数,列式解答。 (1)一个数的 35倍是 175,求这个数。 (2)460除以一个数得 230,求这个数。 (3)472乘什么数得 472? (4)什么数除以 112得 45? 4.提高题 P133第 5题。在□里填上全适的数。 4800÷(25+□)=60 105×(100-□)=2100 三.作业。 四.板书: 练习十六 一个因数 = 积 ÷ 另一个因数 被 除 数 = 除数 × 商 除 数 = 被除数 ÷ 商 一个数除以三位数的除法复习(一)(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掌握除数是整百数除法的口算方法,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三位数的试商方 法和除法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能够熟练地进行除数是整百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试商,正确计算除数是三位数 的除法。 情感目标:培养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三位数的试商和除法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整理知识 1.翻到目录 P2:这一单元的知识包括哪些部分? 生: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商不变性质,乘除法的关系。 2.指明学习任务 这节课来复习第 1部分: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翻开书 P104-119页,想一想找一找,第 1 部分又包括哪些知识? 生答师板书:(1)口算(2)试商(3)除法的计算方法 P116 二.自主合作复习 1.提供材料 (1) 完成口算 P133第 1题——小组校对——说一说 6300÷700口算的思考 方法。 (2) 试商。说一说下面题目中把除数当作什么数试商较方便。 124√2234 353√1765 202√6000 199√47700 3 .P133页第 3题。 2232÷ = 比 较 除数的特点,回顾,当除数是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时除 法 的 计算方法。 三.汇报。 除法的计算方法 四.练习 25235÷245 9280÷29 练习,小小组内校对,纠正错误,说一说计算方法。 汇报:说一说,要注意什么?(商中间和商末尾的 0不能丢) 四.课堂作业。 板书:除数是三位数除法复习(一) 1. 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 (1)口算(2)试商(3)除法计算方法 2. 商不变性质 3. 乘除法的关系。 9 36 124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