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知识
小数,即不带分母的十进分数。小数的产生有两个前提:一是十进
制记数法的使用;二是分数概念的完善。小数的出现标志着十进制记数
法从整数扩展到了分数,使分数与整数在形式上获得了统一。我国对小
数的认识在世界上也是最早的。公元3世纪,我国数学家刘徽在注释《九
章算术》中处理平方根的问题时就提出了十进小数。
小数的历史
分数的提出和使用比小数早,人们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
分数了,而小数最早是由我国提出使用的,早在公元三世纪(约260
年),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就提出把整数个
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微数,即小数的前身。
小数的名称是我国元代数学家朱世杰提出的。因为我国古代所有的
计算都用筹算,所以小数用文字或算筹表示。例如,用 三║表示6.32
寸。在公元十三世纪中叶,我国出现了低一格表示小数的记法。
亚洲的伊朗数学家阿尔·卡西,在1420年左右用两种颜色的墨水
把整数和小数部分分开写,例如:1985.32写成1985 32。
在西方,小数出现很晚。法国数学家克拉维斯,1593年在罗马出版
的《星盘》一书中,第一次把“.”作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分界记号,
称“.”为小数点。
英国的数学家纳皮尔在十七世纪(约1614年),把“,”作为整
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界的记号。直到十九世纪末,还有各种不同的小数
记法。例如,用2L5、2’5、2▲5┄┄表示2.5。
现在世界上小数点的使用大体上分两大派。中国、英国、美国等用
“.”,德国、法国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