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5-05 14:06:15
7加几 数学 一年级.doc(28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0 0 类别 : 其他
7加几 教材说明 7加几,教材的编排与 9加几、8加几基本相同。仍然用“凑十”计算。由于有了前面的基础, 计算的方法可以类推。因此,例题讲得比较简单,“凑十”的过程有一部分留给学生去填写。 例 3中 7+8=□和 7+9=□,要让学生用已经掌握的 9加几、8加几的知识来计算。 教科书第 97页,开始出现用文字叙述的加、减法应用题,并且加法和减法混合出现。这有助 于训练学生根据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正确地选择算法。解答应用题,除了要求学生能说出 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能正确列式计算以外,还要求学生会口答。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 4课时进行教学。教学 7加几和用文字叙述的加、减法应用题,并在课 堂上进行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二十一和练习二十二中的作业。 2.学生在学过 9加几、8加几之后,对用“凑十法”计算进位加法基本上掌握了。因此,在教 学 7加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该怎样算,讲一讲想的过程,不必花很多时间学生就 可以掌握。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练习和提高计算速度上。教学例 3时,可以让学生先想一想: 怎样算简便?引导学生用已经掌握的 8+7、9+7直接写出 7+8、7+9的得数。不必再从第二 个加数中分出 3与第一个加数的 7凑成十来计算。 3.关于练习二十一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第 5题,中间是得数,让学生把两边算式中算出的数与中间得数相等的用线连起来。 第 7题,是应用题,与前面应用题的教学要求一样。 第 96页的思考题,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用数字卡片摆一摆,可能要摆好几次才能摆得正 确。学生会用到猜测、综合判断、推理等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十分有益的。有的 同学做不出来也没关系,教师不要求学生都要会填。答案是: 4.教学例 4时,可先用表格形式出现,然后改成文字应用题。在教师帮助下引导学生读题, 如果还有个别字不认识可以注上拼音。然后可以让学生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 什么,根据条件和问题选择正确的算法,列出算式。由于学生已有一定基础,一般不会有困 难。如确有学生感到困难,教师可用实物、教具演示,帮助理解题意。列出算式以后,教师可 以指出:解答应用题时要在算式中得数的后面写出单位名称,例 4算的是羊的只数,在得 数 11后面就写“只”,并在“只”的外面加上括号。然后,再说明:解答应用题,列出算式, 写出单位名称以后,还要回答题里的问题。先学习口答,一般题里问什么,就答什么,例 4 问的是“一共有多少只羊?”口答时就说“一共有 11只羊”。注意口答时,一定要把算出的得 数说出来。解答之后还要引导学生联系加、减法的含义,说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羊,需要把 8 只和 3只合并在一起,用加法算,使学生真正理解选用加法算的道理。这里不要教给学生应 用题的类型名称,以免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负担。教学例 5时,要参照上面的方法进行。 5.教材中的应用题不多,为了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口述一些 应用题,让学生解答。 教学时,可参照参考教案课题二进行教学。 6.关于练习二十二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第 1、2题,要在做完教科书第 97页上“做一做”中习题后进行。“做一做”中的习题要求学生 说一说已知条件、问题各是什么,应该怎样列式解答,单位名称是什么,并练习口答。练习 二十二的第 1、2题,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发现 问题及时纠正。 第 6、7题,教学要求与第 1、2题一样。 第 8题,右边一题是求一个加数的图画应用题,带着练习,为以后学习打基础。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