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5-05 14:06:18
8加几 数学 一年级.doc(28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0 0 类别 : 其他
8加几 教材说明 8加几,教材的编排跟 9加几基本相同。这里再补充几点: 教材讲 8加几时,强调 8凑成 10,这跟 9加几相同,只是要把另一个加数分成 2和几。 例 4是 8+9=□,这里要求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学生已经学过 9+8=17,所以 8+ 9也得 17。不要求学生用把 8凑成 10的方法解答。教科书中出了一教师提问题的图,目的是 提醒教师注意,在教学时提出启发性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样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科书第 91页例 5,是求一个加数的图画应用题。这里与前面的同类应用题相比,要求的 未知加数不能从图中数出来,学生必须根据图中的条件,通过自己的思考,确定计算方法 再算出来。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加、减法的认识更深一步,对思维能力的要求也高一点,同 时也为下学期正式教学这种应用题做准备。 这一小节继续练习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练习二十第 11题)。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 3课时进行教学。教学例 1~例 5,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和混合练 习,完成练习二十中的作业。 2.8加几的教学,可以仿照 9加几的教学进行。教学准备题,先复习 10以内各数是由 2和 几组成的,如:8+( )=10,以及 8+2+1=□、8+2+2=□…… 3.教学例 1时,仍要把重点放在凑十的方法上,先用实物演示凑十的过程。可以启发学生 想:在计算 9加几时是怎么办的?现在计算 8加几该怎么办?引导学生把第二个加数分成 2 和几,再把 2和 8凑成 10,再相加。 4.教学例 2时,要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以加深对“凑十法”的感性认识。教师要注意 启发学生动脑筋想一想:在用“凑十法”计算加法时,要把哪个数凑成十,另一个加数必须 分成几和几,要让学生边摆边说过程。 5.教学例 3时,不再依靠实物,比例 1、例 2抽象了一步。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联系上面例子 想像利用学具摆出“凑十法”的过程,再算出得数。订正时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6.教学例 4时,可以先启发学生想一想:怎样算简便?引导学生应用学过的 9+8=17算 出 8+9=17。 7.然后,可以引导学生小结 8加几的计算方法。还可以引导学生把 8加几的计算方法跟 9 加几的方法进行比较,说出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明确都用“凑十”的方法;但 是算 9加几要给 9加 1凑成 10,把第二个加数分成 1和几;而算 8加几要给 8加 2凑成 10,把第二个加数分成 2和几。 8.教学 8加几以后,可以把题目竖着排列起来,写在纸上,贴在 9加几的题目右边。在教 学 7加几、6加几……以后也这样做,逐步整理成加法表。 9.教学例 5时,可以先复习已经学过的图画应用题。然后再出例 5。要引导学生想:筐里的 苹果和筐外边的苹果一共有 10个,也就是筐里的苹果加上筐外的苹果是 10个,要求筐里 有几个苹果数,就要想几加 3得 10,7加 3是 10,所以 10-3=7。也就是筐里的苹果是 7个。 例 5右图是加法,学生已经熟悉,可让学生自己分析、解答。 10.关于练习二十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练习二十的习题编排与练习十八大体一致,类似的题目和练习形式可仿照练习十八的教学 建议进行。 第 11题,是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教学时,可让学生说一说题里的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 是什么,想清楚以后,再列式计算。注意防止学生见“一共”用加,见“还剩”用减,要引导学 生从加法和减法意义去理解。教师也可改变应用题的叙述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如左边题 改成“现在学校有多少个足球?”右边题改成“现在有多少个扣子?”为学习求总数和求剩余 的应用题做准备。 第 13题,填未知加数。既能练习 8加几,又为第二册学习 20以内减法做准备。要多练习这 种题。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