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5-05 14:07:08
填未知加数 数学 一年级.doc(90.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0 0 类别 : 其他
填未知加数 教学目标 1.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数的意义。 2.会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逆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70页的内容,练习十的第 1、2题。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游戏卡片。 教学设计 准备练习 1.口算练习。(开火车) 9-6 2+5 4+6 10-4 9-8 10-6 10-9 7-7 1+9 5+3 2.说出下面各数的组成。 7 9 10 9 8 3□ 4□ 6□ 3□ □5 3.猜一猜。 出示图片: 苹果树上结了 10个苹果,我用纸盖住了一部分,请你们猜一猜,我用纸盖住了几个苹果? (6个)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学生可能答出:4和 6组成 10;10可以分成 4和 6;4加 6 等于 10;10减 4等于 6;根据苹果树的样子推测大概是 6个苹果) 教师评价:你们都很聪明,能用学过的知识猜对用纸盖住的苹果的个数。今天,我们就用学 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看谁学得又快又好。 教学过程说明: 第 1题的口算题采用“开火车”的形式有利于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第 2题数的组成知识, 是本节课填未知加数的依据,教师在这里做了重点复习,为下面要进行的新课做好了准备。 第 3题安排的是猜一猜,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渗透了填未知数的有关知识。 专家评析: 填未知加数是所在章节的难点知识,因此,准备练习的设计从口算到数的组成,再到猜一 猜,遵循了从旧知到新知、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原则,让学生以此为生长点,顺利完成知 识的迁移。] 探究新知 1.教学铅笔图。 出示例题插图: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汇报)看着这幅图,你能知道是什么吗?(学生汇报:盒子里 放了 7枝笔;如果把盒子放满,可以放 10枝笔;盒子里少放了 3枝笔;盒子里原来可能有 10枝笔,拿走了 3枝,还剩 7枝等) 根据这幅图,谁能编一个故事,提一个问题?(学生汇报:1.盒子里原来有 10枝笔,拿 走了 3枝,还剩几枝?2.盒子里放了 7枝笔,再放 3枝笔是几枝笔?3.盒子里放了 7枝 笔,再放 3枝笔就是 10枝笔吗?) 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知道,盒子里已经放了 7枝笔(板书:7),还要放几枝,题里告诉 了吗?(没有)我们把没有告诉的、不知道的数叫“未知数”。“未知数”可以用小括号来 表示,谁会写小括号?(学生汇报,全班书空)已经放的 7枝笔和还要放的枝数合起来是 10枝,谁能列一个加法算式?(学生汇报,教师板书:7+( )=10)这个算式怎么读? (学生汇报:7加几等于 10) 7加几等于 10?括号里应该填几?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出示课题) 学生分组讨论:7加几等于 10?括号里应该填几?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学生汇报,全班交流:7再添上 3就是 10,所以括号里填 3;7和 3组成 10,所以括号里填 3;7加 3等于 10,所以括号里填 3;10减 7等于 3,所以括号里填 3;盒子里空了 3个位置, 所以我就知道括号里填 3等。 想一想:括号里的 3表示什么? 2.教学小旗图。 出示小旗图: 再画几面旗就是 8面旗? 6+( )=8 再画几面小旗就是 8面小旗? 请同学们先在横线上画一画,再在括号里填数。(小组活动) 6加几等于 8?括号里应该填几呢?(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3.直接填数。 看着图,同学们很快就能填出括号里的数,如果老师只给同学们算式,你还会填吗? 出示:3+( )=5 4+( )=7 2+( )=8 6+( )=10 教学过程说明: 通过直观图和老师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让学生得出在“7+()=10”中的括号里该填几; 接着再通过问题提示让学生增画小旗,并在“6+()=8”中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最 后在学生积累了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脱离实物在括号里填数。这样设计,把直观 感知同问题启发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主动构建知识,不但有利于学 生解决问题,而且又能启发他们的思维。 专家评析: 铅笔图的教学,教师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大胆尝试。教学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使 学生在讨论中动口、动脑,形成多向信息交换与评价,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 己想自己说,又通过语言表达,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第一层教学的基础上,教师 又安排了画图填数、直接填未知加数等活动,由具体到抽象,体现了教学过程的渐进原则。] 拍手游戏 指定一个数,老师先拍,学生接着拍,要求学生拍的次数跟老师拍的次数加起来等于指定 数。 实践运用 1.谈话:学校组织春游,同学们提早就准备好了蛋糕和水壶。 7+( )=10 5+( )=9 7加几等于 10?5加几等于 9?(汇报) 2.带上蛋糕和水壶,请同学们按票乘车(出示汽车图)。 票面上的括号里填几(车票卡片),你就乘坐几号车。(学生活动) 3.森林公园到了,这里的花儿太漂亮了,可惜的是,每朵花少了一片叶子。请同学们给每 朵花再选一片叶子,使两片叶子上的数加起来等于花心上的数。(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说明: 以“春游活动”为主线设计练习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应用知 识的能力。其中“花朵配叶子”是一道有多余条件的题目,通过这个游戏既要培养学生处理 信息的能力,还要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专家评析: 练习设计紧紧围绕本课重点,目的明确,层次清楚,开放性强,较好体现了《课程标准》中 适当安排有多余条件的题目的精神,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解题 能力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评价体验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专家评析: 鼓励学生自己进行概括、总结,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 专家评析 这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特点: 1.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者始终以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将学生推向学习 的主体,让他们自己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在看、想、说中一步一步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 生各方面的能力。 2.注重算法的多样化。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种多样的。在本课教学中,教师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想法,注重了算法的多样化。如“猜一猜”和“填 7+() =10”时就出现了多种解题方法。 3.注重习题的开放性。 数学开放题是最具有教育价值的题型,它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 解题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本课中,准备练习、例题以及练习题的解题方法都注重了开 放性。尤其是“花朵配叶子”的游戏,不仅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学到了 解决问题的策略,较好体现了《标准》中适当安排有多余条件的题目的精神。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