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5-05 14:08:01
5、4、3、2加几 综合资料 数学 一年级.doc(28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0 0 类别 : 其他
5、4、3、2加几 综合资料 教材说明 经过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本节 5、4、3、2加几,都是与前 两节内容相关的小数加大数的式题,都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来算。教材内容的设计要求学 生用学过的知识来完成这些计算。 教科书第 110页“复习”,复习前面学过的进位加法式题。为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 5、4、3、2 加几做好准备。 例 1(第 110页),在 5+7=□ 5+8=□的下面配有教师提问题的图。意在引导学生用 7+5、8+5 想出得数,使学生初步学会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 例 2(第 110页)只给出算式。要求学生用学过的 8+4、9+3算出 4+8、3+9的得数,以巩固用 交换加数的方法来计算小数加大数。 第 110页的“做一做”,安排了 3道练习题。其中第 2、3题中每一组题上下对应,上面是大数 加小数,下面是相应的小数加大数。这样编排,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 练习二十一中安排了 4道练习题。 第 1题,与练习十九第 3题的形式相同,让学生练习 5、4、3、2加几,进一步熟悉用交换加 数的方法进行计算。 第 2题,是 5、4、3、2加几与学过的减法的混合练习。题中“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在本单元是 第一次出现。要求学生不仅能正确计算,还要提高计算速度。训练学生正确、迅速地计算 20 以内进位加法,提高计算能力。 第 4题,是一个简单的统计表。教材中第一次出现这种练习形式。让学生用表中的数做加法 练习。其意是让学生见见统计表,初步渗透统计思想。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 3课时进行教学。教学 5、4、3、2加几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 习和综合练习,完成练习二十一中的习题。 2.学生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做准备。 充实第 110页“复习”的内容。比如补充 6+5、8+9、7+8……让学生充分练习 9、8、7、6加几的式 题。在练习之后,以 8+9、7+8等式题为例,引导学生总结:计算小数加大数的式题可以用交 换加数的方法,想大数加小数得多少,推出得数。如果有学生用“凑十法”计算,也是可以的。 3.突出思考过程,培养推理能力。 教学例 1、例 2时,注意让学生口述思考过程。比如计算 5+7,想:7+5=12,所以 5+7=12。让 学生在理清思路、熟悉思考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4.加强练习,提高计算速度。 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容易掌握。熟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是这节教学的重要任务。要 使学生达到计算正确和比较熟练,就要进行必要的练习。把 20以内进位加法式题适当编排, 并充分利用教材中出现的学生喜欢的练习形式,恰当安排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积极练习, 不断提高计算速度。在练习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注意帮助学生简缩思维过程, 提高计算速度。比如 9+4,想:10,13。 在练习的基础上,还要向学生说明:你认为用哪种方法想得数快,你就用哪种方法想。熟练 以后,哪种方法的过程都可以不再一步一步想,直接说出得数。 5.关于练习二十一中第 4题的教学建议。 第 4题,是第一次出现统计表。做题前先让学生看懂这个表,即表的第一竖行画有皮球、毽 子、跳绳;第二竖行上面写着“一班有”,下面的数就是一班有这三种体育用品的数量,即一 班有 7个皮球、5个毽子、4条跳绳;第三竖行上面写着“一共有”,就是要求我们计算一班和 二班一共有几个皮球、几个毽子、几条跳绳。然后,让学生自己一项一项做,并把得数填在书 上表内。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鼓励他先说问题,再计算。比如:一班有 7个皮球,二 班有 6个皮球,一共有几个皮球?让学生理清思路,明白了问题的实际含义,具体计算就 不成问题了。 6.教学 5、4、3、2加几以后,把 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写在一张大纸上,也可以把学过的所 有加法算式写在一张大纸上,贴在教室里,供学生进一步练习使用。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