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5-05 14:08:07
小学数学第一册 总复习 教学建议 数学 一年级.doc(27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0 0 类别 : 教案
小学数学第一册 总复习 教学建议 1.复习。复习时,教师可以结合本班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如平时教学中发现学生掌握得不 牢固的部分要重点复习,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重点给予辅导。 2.20以内数的复习,可以着重复习 2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和序数。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 说应该掌握得比较好,因此,在复习可以多让学生说一说,甚至让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先概括“本学期都学习了哪些数”、“这些数的顺序是什么”、“它们是怎么组成的”等等, 如果出现疏漏,再让其他学生补充。也可以采取练习二十三第 2题的对口令形式,同桌同学 共同活动。 3.开始复习加法时,可以先通过直观复习一下加法的含义,使学生更加明确:把两个数合 并在一起用加法。然后可以通过直观复习一下相加的两个数调换位置得数一样,遇到小数加 大数计算有困难时,可以想大数加小数,从而较快地算出得数。进行上述复习时都不要求学 生说概括性的条文。要把一位数加法的所有情况都复习到,不要只是把课本中题算一算。发 现有不熟练的或容易出错误的式题,还要反复练习。为此,前面出现的两个加法表(第 78 页和第 112页),在圆形板上做加法,都可以作为复习用的教具。通过加法表,还可以让学 生发现计算中的一些其他规律。复习时,要在计算正确的基础上提出速度的要求,使学生看 到式题或听到式题都能比较快地说出得数。但也不要要求过高,无限度地去比赛速度。练习 形式注意多样化,除教材中练习形式,教师还可以补充其他的学生比较有兴趣的练习方式。 对于计算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只要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就可以了。 4.开始复习减法时,可以先通过直观复习一下减法的含义,使学生更加明确:从一个数里 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然后,可以通过直观复习一下加、减法的关系。进行上 述复习时,也不要求学生说概括性的条文。复习减法需要注意的问题与加法相同。 5.复习“认识图形”时,除了让学生辨认基本的物体和图形外,还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物 体和图形的学具进行操作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几何图形的认识。复习时,还应注意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如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说一说“正方体的每一个面各是什么形 状的”、“长方体的每一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圆柱的两个平面各什么形状的”等等。 6.复习“认识钟表”时,可以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利用钟表的学具拨出每个整时 和半时,小组中同学互相检查。在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巡视,提醒学生在拨表时,时针和分 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活动后,教师拨出接近整时的情况,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 是几时。开始,学生由于观察得不够细致,可能会说出整时。这时,教师不必急于说出结论, 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还可以手势或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注意到:时针和分 针并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微偏了一点。接着,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像这种差一点 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几时”。然 后,通过练习加深学生的认识。教学要注意,“大约是几时”拨针时应该掌握在前后 5分以 内。 7.复习“用数学”(第 117页第 7题)时,教师先出示没有文字的情境图,让学生自己观 察,并说出发现了什么。也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为什么开来的汽车有一辆没有画完整?” “看着这幅图,你能准确地说出又开来几辆汽车吗?” “我们一起看看停车场旁边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接着,出示学生的对话。教师说明,虽 然图画里没有把开来的汽车都画出来,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小朋友告诉我们的条件来解决这 个问题。 最后,教师还可以把“又开来了 6辆”这句话去掉,让学生随意提出又开来了几辆,开放 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8.关于练习二十三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第 3题,教师先说明题意,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可以 有意识地让出错误的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不同思路应予以肯定,对于 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应给予表扬。还可以让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说一说怎么算的,让别的同 学向他们学习。 第 5题,限时 2分,学生独立计算。教师要注意记录学生计算的情况,对于出现问题比较多 的题目,要做一些针对性的补充练习。 第 6题,是一个数学游戏,可以分组进行。教师还可以补充几组题目,多让学生参与。 第 8题,是数图形的练习,同时,渗透了统计思想。教师说明题目的要求后,可以让学生独 立完成,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 第 11题,可参照第 117页第 7题的教学建议教学。 第 12题,是“用数学”的习题。可以先让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图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然后,让学生说出根据家长和孩子的对话可以知道什么。对于学生不认识的字,教师可以告 诉学生。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