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说明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 23—24页例题、“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数数的愿望,在自主探索与 合作交流中认、写 10,理解 10以内
数的顺序,学会比较 10 以内数的大小。
2.初步孕伏 10个一就是 1个十的思想,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提问:(1)每个小朋友都有生日,谁来说说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2)我们祖国妈妈的生日又是几月几日呢?
谈话:再过几天就是 10月 1日国庆节了,全国各地都 在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课件显示:
北京天安门张灯结彩,广场放满了鲜花,各地举国欢度国庆的情景)我们学校的小朋友也载
歌载舞庆祝国庆。(课件显示:课本第 23页的主题图)
二、讲授新知,感知数 10
1.初步感知——看图数一数。
提问: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许多穿着各民族服装的小朋友在跳舞)
追问:究竟有多少个小朋友在跳舞呢?
先让学生看图轻声数一数,然后请一个学生上来大声数一数。
小结:同学们数得对!有 10个小朋友在跳舞。
2.实物操作——动手摆一摆。
谈话:如果按照图上的人数摆小圆片,一个小朋友摆一个,你们能不能用小圆片来表示跳
舞的小朋友呢?
操作:同桌合作共同摆小圆片。(学生动手摆小圆片)
提问:按照图上的人数来摆,数一数你们摆了多少个小圆片。
小结:对!按照图上的人数来摆,桌上摆了 10个小 圆片。
3.实际应用——看数说一说。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 10这个数,愿意和 10交朋友吗?让我们联系生活用 10说一句话。(学
生分小组活动)
交流:学生汇报用 10说的。一句话,教师选择并加以推荐。如:
(1)我们两只手有 10个指头。
(2)我们小组有 10个小朋友。
(3)9月 10日是教师节。
(4)早操排队时,我站在第 10个。
4.临摹写数——照着写一写。
谈话:10这个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不——样,它是由“1”和“0”两个数字合成的。写
10的时候要摆好两个数字的位置,先看老师怎么写——左边一半先写 1,右边一半再写 0。
(在田字格上示范)注意两个数字不要靠得太紧,也不要离得太开。(学生临摹写数)
5.小结: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朋友——10。 (板书课题:10的认识)那么图画上的
10个小朋友在唱什么歌呢?我们一起采听一听、唱一唱。(放歌曲《娃哈哈》)
三、巩固深化,掌握新知
1.“想想做做”第 1题。
(1)读出直尺上的数,先从左往右读,再从右往左读。 (小组活动,读给同伴听)
(2)同桌游戏:一人顺着读直尺上的数,另一人倒着读这些数。
2.“想想做做”第 2题。
要求:拿出小棒,先数出 10根放在桌上,然后把 10根小棒捆成一捆。
提问:1根小棒表示几?而 1捆又表示几呢?
最后说一说:10根小棒捆成一捆,一捆小棒有 10根。
3.“想想做做”第 3题。(课件动态显示樱桃图)
(1)让学生数数一共有多少颗樱桃。学生可能会 1颗 1颗地数,也可能 2颗 2颗地数。
(2)要求同桌互相 2颗 2颗地数,在书上填数。
(3)伸出自己的左手,数数有几个手指;数数两只手 一共有几个手指,在书上填数。
(4)说明:数数时,可以 1个 1个地数,也可以 2个 2个 或 5个 5个地数。
4.“想想做做”第 4题。
5.“想想做做”第 5题。
(1)数一数,再填空。
(3)指导学生用“第几只”回答问题。
(4)分别指出 10只小鸭和从左边数起的第 10只小鸭。
6.互动游戏。
(1)准备:把 0~10各数写在小卡片上(一张卡片上写 一个数),发给每一个学生;并且做一
些用于抽签的纸条, 把问题写在上面。
(2)游戏开始,指定一个学生抽出一张纸条,并大声 读出问题。凡是手中有符合问题答案的
卡片的学生,立即 站起来。比一比,看谁的反应最快。 抽签的纸条上写以下问题: (1)比 5
大的数。 (2)比 8小的数。 (3)6和 8中间的数。
四、总结评价,完成作业(略)
说明
本课教学设计的主要特点是:引导学生在欢度国庆歌舞表演的情境中,通过参与看图数一
数、动手摆一摆、看数说一说、照着写一写等学习活动,经历了初步感知物操作——实际应用
——临摹写数等认识数 10的过程。教学设计注意突出 10的基数与序数意义,帮助学生理解
10 的含义,初步形成 10的概念。在“想想做做”的练习中,既渗透 10可作为计数单位,又
突出可以 2个 2个、5个 5个地计数,建立按群计数的观念;通过读数和写数,引导学生掌
握 0—10的顺序和大小比较,建立起相对完整的认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