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分米的认识(参考教案一)
整体感知
长度计量单位,特别是用毫米测量比较小的物体长度,主要通过直观和操作,帮助学生建
立 1毫米的长度观念,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对学生加深对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认识是有
帮助的.因为长度单位是抽象的,靠教师很难使学生建立长度观念.这就需要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参与教学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等手段,增加学习兴趣,体
会成功的喜悦.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形成表象,让学生在课堂多活动、多操作.同时要抓住
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了解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练习发展学生
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学内容:
教科书 66~67页例 1、例 2及做一做,练习十七第 1、2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 1毫米和 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 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二)能力训练点
1.能正确运用毫米、分米表示长度.
2.能用手势表示 1毫米、1分米.
(三)德育训练点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 1毫米和 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厘米=10毫
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 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应用概念正确
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尺、分米尺、米尺.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导入:我们学过长度单位米、厘米,也会用米和厘米测量长度,请同学们测量一下教学
教科书封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2.学生操作,测量后汇报:
书的封面长 20厘米多,不到 21厘米.
书的封面宽 14厘米多,不到 15厘米.
3.继续测量书的厚度,学生汇报:书的厚度不到 1厘米.
4.教师概括:同学们测量得到长 20厘米多,不到 21厘米;宽 14厘米多,不到 15厘米;
厚不到 1厘米,20厘米多,多多少?不到 15厘米,差多少?不到 1厘米,那是多少?20
厘米多,不到 15厘米,不是一个准确的长度,是否能用米、厘米那样的长度单位表示呢?
[有目的,分层次进行铺垫,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教学例 1.
(1)启发学生观察测量得到的 20厘米多,14厘米多,不到 1厘米,从尺子上看,你们发现
了什么?互相议论一下.
学生回答:有许多小格;
长是 20厘米还多 7个小格;
宽是 14厘米还多 5个小格;
厚是 8个小格.
(2)教师讲述:这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比 1厘米小,它的名字叫 1毫米.请同学们数一数,1
厘米中间(从 0到 1)有多少小格,又叫多少毫米?从 2~3、5~6、9~10等每一厘米长中又发
现了什么?互相交流一下.学生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认真观察、交流,从而知道每一
厘米长度内都有 10个小格,都是 10毫米.
(3)教师板书:1厘米 10毫米
(4)请同学们想一想,1厘米和 10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可以互相议论一下.
总结归纳:1厘米=10毫米板书:=
[1厘米=10毫米是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自己感知的,学生感到高兴.这也体现学生参与知识
形成的全过程,自己学会知识.]
(5)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①老师表示 1毫米的长度(用拇指和食指表示)
②学生将 1分硬币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夹住,抽去硬币,观察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理解
1毫米的长度观念.
③用手势表示 1毫米、1厘米
借助形象直观的手势表示抽象的概念,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印象深刻,有利于学生加深理
解概念.
(6)测量(分组操作并填书)
做一做(66页)
通过直观——操作——总结——手势——测量,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加深,在直观——表象
一一抽象的思维过程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1毫米.教师在新知识的传授中,通
过引导、点拨,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作用,使每一位学生都处于积极的思维之中.
2.认识分米.教学例 2.
(1)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指出 10厘米的长度,出示分米卡,使学生认识 1分米.说明有时候量
物体的长度用分米作单位.
(2)数一数 1分米中有多少个 1厘米?(板书)
有了认识毫米的思路,认识分米,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学会认识分米的长度单位.
(3)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利用分米卡,用手势表示,进一步认识分米.
将米、分米、厘米、毫米 4个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学生分组互相用手势表示.
将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不但形成表象,加深理解,同时也区别了不同概念,建立正确的
长度观念.
3.利用米尺,分组讨论.
1米有多少分米?
1米、1分米、1厘米之间有多少关系?
总结归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板书)
4.测量,做一做(67页)
分米的认识思路与毫米的认识基本相同,教学过程可以简化,提高教学效率.通过两次认
识,掌握 4种长度单位,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巩固发展
巩固发展是在学生学习了新知,并进行了反馈练习,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的综合巩固练习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
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通过多种形式,多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因材施教,面向全
体,以提高学习质量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并用手势表示.
2.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间有什么关系?
3.同桌互相量一量铅笔的长度.
4.练习十七第 1题.(分组练习)
5.判断下面叙述是否正确?
蜡笔长 6毫米.
跳绳长 2厘米.
课桌高 7米.
粉笔长 75分米.
四、全课小结:引导学生总结、认识了毫米、分米,知道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
米=1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