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加(参考教案一)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四册加法《连加》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比较熟练地用一个竖式计算三个数连加。
2.进一步运用凑十法进行加法的简便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计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初步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三个数连加笔算方法及凑十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三个数连加。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连加口算,粮食图,学生用的空白投影片若干张等)小黑板。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投影分别出示)
6+4+9=
口答结果,并说出算理
6+8+2=
指名口答得数,并说出你是怎样计算的。
引导学生找出简便的算法。
使学生明确:
先算 8加 2等于 10,再算 10加 6等于 16。
根据学生口述,教师在投影片上画括线,写得数:
强调:以后口算几个一位数连加时,能简算的就简算。
5+7+9=21
指名口答得数。
2.用竖式计算
指定两名学生在小黑板上计算。
集体订正。订正时提问:你是怎样计算的?重点强化“满十进一”的法则。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 6:教师投影出示粮食“口袋”图片
(1)根据图意列算式
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使学生口述:
有三袋粮食,分别重 88千克,97千克,105千克。求一共重多少千克?
提问:要求一共重多少千克?该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明确:
88+97+105=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三个数连加的新方法。(板书课题:连加)
(2)回想:按照以前学的怎样笔算三个数连加。
启发学生同桌先互相说一说。
引导学生明确:
用两个竖式计算,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得出的结果与第三个数相加。或者把两个竖式连
着的简便写法。
根据生答,教师适时投影出示两个算式。
(3)点拨算法
教师:以前计算三个数连加要用两个竖式计算。从这节课起,为了简便,可以写成一个竖式
进行计算。
教师板书竖式:
教师进一步强化,写竖式时也要相同数位对齐。计算时也是从个位加起。
(4)学生试做。
让学生动笔试算,如果在计算中发现问题同桌可以商量。
教师巡视,搜集反馈信息。
(5)指导算法。
提问:在计算时有什么问题吗?
引导学生明确:
个位上的三个数相加,和满 20,向十位进 2。
引导学生小结: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提问:三个数相加,有没有向前一位进 3的可能?
学生讨论后回答。
引导学生知道:
最大的一位数是 9,三个一位数相加的和最大是 27,所以最多只能向前一位进 2。
2.教学例 7:
(1)教师板书例 7 702+2984+368=
(2)引导学生交流,在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应注意的问题:
1.三个数相加,能简算地要简算。
2.三个数相加,和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教师巡视,如果发现问题考虑的不全面,教师可适当提示。
汇报交流情况。
(3)师生共同计算:
引导学生回答:
计算个位时,先把个位上的 2和 8加起来得 10,再加上 4得 14。
教师同时用彩色粉笔把 2和 8用括线连起来,在得数的个位上写 4,向前一位进一。
板书:
计算十位没有简便算法,学生直接口述。
教师板书:
引导学生回答:
计算百位时,先把百位上的 7和 3加起来得 10,9和进上来的 1加起来也得 10。
教师用色粉笔按回答顺序画括线。两个 10合起来是 20,在得数的百位上写 0,向千位上进
2。
教师板书:
千位上结果是 4(竖式板书完整)
引导学生归纳:
计算连加法,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时,先把能凑成 10的数加起来,比较简便。
启发学生表述
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时,先把能凑成 10的数加起来,比较简便。(教师同时板书)。
3.反馈练习
完成 94页“做一做”,同时指定两名学生在投影片上完成,并用括线标出简单过程。
三、巩固发展
1.计算:(能简算地要简算,并用括线标出过程)
2.找出错因并改正
3.分组完成练习二十六第 2题。
4.完成练习二十六第 3题文字题
5.完成练习二十六第 5题图表题
指名看图表说题意,指名列式,完成在课本上。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一个竖式计算三个数连加,相加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有时还可以用凑
十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六第 4题。
六、板书设计
连 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