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四册减法,不退位减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掌握直接拨珠的不退位两、三位数减法的珠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会用口算和珠算互相检验。
2.继续培养学生多种感官协调动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在实际计算中,继续让学生体会珠算的直观与便捷,渗透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会能直接拨珠的两、三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珠算方法。
教学难点
按要求各感官协同运作,正确进行珠算减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一个大算盘
学具:每名学生一个小算盘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复习拨珠方法及数位:
在算盘上拨上下面各数,再拨去。
123 456 89
要求学生先独自边说数边拨珠,注意指法要正确,然后同桌互相检查拨上、拨下各数时的指
法及所拨的数是否正确。
2.复习珠算加法:
用珠算做下面各题。
21+53 232+116 210+708
要求学生先独立珠算,写出得数,然后指名在前边大算盘上珠算这三道题,其余学生判断
正误。
教师提问: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珠算加法的?
二、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刚才我们练习了两、三位数的不进位珠算加法,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三位数
的不退位珠算减法。
板书课题:不退位减法(1)
(二)教学例 3、例 4。
1.教学例 3
(1)板书:例 3 用珠算计算 47-16
(2)指名读题
(3)板书:47-16=
教师引导学生由珠算加法的计算方法进行类推,得出做珠算减法,也要在算盘上定好个位
拨上第一个数即被减数后,从高位减起。
板书:1.在算盘上定好个位;
2.拨上被减数后,从高位减起。
定好个位后,师生共同在算盘上拨上被减数 47。提醒学生要边说数边拨珠。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从 47里减去 16时,要先减什么?10要从哪一位上的数减去?然后再
减什么?从哪一位上的数减去?
使学生明确:
要减去 16,先要减去 10,从十位上拨去 1,再减去 6,从个位上拨去 6。
学生试算。
指名到前面大算盘上演示,并板书得数。
教师提问:在从 47里减去 16时,你注意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
在计算时,要对准数位,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依次减去减数各位上的数,要边说数边拨
珠。
板书:3、计算时,对准数位,边说数边拨珠。
师生共同把 47-16再完整地打一遍。
2.反馈练习:做一做。
用珠算做下面各题,并用口算检验对错。
43-12=
89-35=
87-62=
78-23=
74-20=
76-5=
37-16=
68-57=
93-70=
提示学生,在以后的练习中,可以利用口算和珠算互相检验。
3.教学例 4
(1)板书:例 4 用珠算计算 895-370
(2)板书:895-370=
学生思考:三位数减法该怎样珠算?从哪位减起?怎样减?
学生试算,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指名在前面大算盘上演示,895-370,并板书得数。
引导学生思考珠算两位数和三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明确:
三位数珠算减法与两位数珠算减法的方法相同,只是减数是两位数时,高位是十位,要从
十位减起,减数是三位数时,高位是百位,要从百位减起。
4.反馈练习:做一做
用珠算做下面各题。
476-351= 728-628= 429-304=
849-216= 671-51= 340-20=
提示学生用珠算得出两数的差后,可用所得的差加上减数,看是否得被减数,用珠算加法
来检验珠算减法。
5.珠算加减法的比较。
教师引导学生把本节课学习的珠算减法与上节课学习的珠算加法进行比较,思考它们之间
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总结出,珠算加法和珠算减法都要在算盘上定好个位;拨上第一个数后,从高位
算起;计算时,对准数位,边说数边拨珠。所不同的,加法是在第一个数上加上第二个数,
减法是在第一个数上减去第二个数。
三、巩固发展
1.练习十五第 4题。
教师读数,大家在算盘上拨数,再写出来。
58
324
630
800
719
1061
504
2649
7005
4900
教师以中速报数,要求学生听老师报数后边说数边拨珠,并在纸上写出各数。教师巡视、判
阅。
2.练习十五第 3题。
看谁都能打对。
79-24
278-65
387-52
980-630
764-214
423-302
要求学生先独自珠算,写出得数,然后同桌互相检查珠算过程及得数是否正确,最后指名
说得数,集体订正。
3.珠算加、减混合练习。
用珠算做下面各题,能口算的用口算检验,不能口算的用珠算检验。
52-31
72+52
123+321
173-62
340+108
402+561
654-550
876-326
908-403
366-123
718-210
26+673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珠算减法,谁来说说做珠算减法应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