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克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 1 千克的重量观念。
2.认识常用的秤,了解称东西的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识,设疑引欲
(1)复习旧知识。
思考下面的问题:
说一说 1 克到底有多重?15 个图钉大约重几克?
(2)设疑引欲。
在称比较轻的物品时用“克”做单位。如果是比较重的物品,还能用“克”
做单位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新的重量单位——“千克”。
2.指导探索,尝试讨论
(1)“千克”是重量单位。
在称一般物品时,常用“千克”做单位。
(2)使学生初步了解 1 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
1 千克=1000 克
教师拿出已经准备好的 1 克、10 克、100 克、1000 克的沙子,让同学看
一看,并请几名学生代表上前掂一掂,亲自感知 1 克和 1000 克之间的重量。
(3)进一步建立 1 千克的重量观念。
教师要求学生拿出已准备好的 1 袋精盐,上面标着 500 克。教师让学生
思考:几袋精盐是 1 千克?
然后让每个小组都分别拿出两袋精盐,掂一掂,每人都亲自体会一下 1
千克的实际重量。最后让同学们说一说各自的感受。
教师说明:1 千克又叫 1 公斤。
(4)动手称几千克物品的重量。
①称苹果的重量。
请学生代表到前边来,称出 1 千克苹果有几个。(苹果可让几名学生事
先从家里带来)
②称沙子的重量。
教师说明:指针指向 1,说明是 1 千克。
教师让学生代表上前称 1 千克的沙子,然后讨论:如果称 2 千克、3 千
克、4 千克的沙子,指针应指向几?这个秤最多能称几千克的沙子?
(5)说一说: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品是 1 千克。
3.巩固新知识
(1)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重量单位。
2)在○里填上“>”、“<”或“=”。
① 2 千克○2000 克 ② 5 千克○4900 克
③ 800 克○1 千克 ④ 2500 克○3 千克
(3)应用题。
①小明体重 25 千克,小青体重 21 千克,小明比小青重多少千克?
②一筐水果重 30 千克,6 个人合买一筐后平均分,每人分多少千克?
4.供有余力的学生思考解答
一只鹅 6 千克一只鸭( )千克一只鸡( )千克提示:1 只鹅
等于几只鸭的重量?3 只鸡等于几只鸭的重量?
(2)1 千克棉花和 1 千克铁比较,哪个重一些?
提示:棉花和铁的重量分别是几千克?
答案:
(1)①克 ②千克 ③克 ④克
(2)①= ②> ③< ④<
(3)① 25-21=4(千克)
② 30÷6=5(千克)
4.(1)一只鸭(3)千克,一只鸡(2)千克。
(2)一样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