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江苏省姜堰市罗塘小学吕小军
教学内容:苏教版实验教科书第五册第 61——6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 ,使学生感知并认识周长的含义
2、会正确测量和计算物体的面和平面图形的周长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
认识周长的含义 ,会测量和计算周长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想:
1、 通过“生活——数学——生活”的教学结构,从而体现数学的
生活性,实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的数学理念。
2、 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摸一摸、描
一描、找一找、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使学生体验“做数学”的
过程,在做中学习掌握知识。
3、 在应用练习设计上,注意开放性和实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应
用意识
4、 学生的学习形式以发挥学生自主意识和合作能力为主,从而促
进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
课前准备:学生在各种纸上画出能体现姜堰城区美丽景色的图画,要
运用到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常见的基本图形。
制作各种形状的小彩旗
教学过程:
1、 联系生活,引入新知
1、 课前谈话:谈谈姜堰的巨大变化。(互评图画——展示学
生作品)
2、 课件演示:为了使景色更美丽,我们的城市启动了“亮光
工程”在一些物体上安装了霓虹灯(灯光闪烁),使夜晚成了
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3、 学生观察,思考:这些灯安装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安
装在物体四周的边上 )
设计意图:让学生画出图画,初步感知周长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并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从本地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引
入课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
活”的思想。
2、 认识边线,感知周长
1、 这些灯围在物体四周的边上,这是广告牌面的边线、这是
大楼楼顶的边线 (电脑闪烁红色边线 )。
摸一摸:数学书封面、课桌面和三角尺的边线在哪儿?
描一描:从你的实际图画作品中,找出你喜爱的图形,描出它
的边线。
指名说一说:描的时侯应注意什么?
2、 提示:广告牌面边线的长就是广告牌面的周长,大楼楼顶
边线的长就是楼顶的周长。
指一指:日常生活中,你还能指出哪些物品面的周长
(动画将物体的面变成平面图形)
找一找:你的画作中有哪些平面图形,它的周长在哪儿,找出来并
说给同桌看(比一比,看谁说的又多又好)
小组讨论: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周长吗?
2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周长概念的过程经历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
过程,并在其中调动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做数学”中
感知知识,并为求周长作铺垫。
3、 动手实践,探索场测量周长的方法
1、 探究测量物体周长 :
我们的胡锦涛总书记听说他生活过的地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决定回来看看,为欢迎总书记罗塘小学让同学们准备了的小彩旗。
这面小旗不小心剪破了,你能用教师给你们提供的一些工具(绳
子、尺),测量出它的周长吗?(出示不规则图形的小红旗)
( 1) 提出要求:先自己想办法,动手测量,然后把自己
的测量方法和计算结果在小组中交流。
( 2) 小组合作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 3) 全班交流,集体评议
( 4) 应用提高:找出几种不同形状的小旗,量出它们的
周长大约是多少厘米,并在小组中交流。(课件演示:
不同周长小旗的测量方法)
2、 同化——求平面图形的周长:
( 1) 完成第 61页的“试一试”(利用课件将小旗化成
两个平面图形)
( 2) 出示“想想做做”第 4题
3
( 3) 在你的图画中,找出你喜欢的一个图形(请同桌帮
忙一下,测量并计算出它的周长是多少
学生做完后交流不同的算法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设计国家领导人参观家乡的情节,既培养
了学生的爱国家爱家乡的情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在
学中、玩中不知不觉地中掌握数学知识
4、 联系生活,应用提高
1、 老师决定将同学们的画作用木条作画框然后献给参观的国
家领导人,你能算出你的图画所用的木条长多少吗?
2、 这是国家领导人回赠给同学们的礼品——手帕,你能算出
这个手帕的花边长是多少吗?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
化概念,从而深化知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并在其中领悟“数学
用于生活”的数学理念,感悟数学的实际价值。
5、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6、 课外作业:
看书,想想做做第 5、 6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