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乘法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五册乘法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
2.知道因数概念及检查乘法的计算是不是正确可以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的验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能抽象概括出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法则.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前后知识的联系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抽象概括乘数是三位数的计算法则.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314×2 314×5 314×30 314×200 314×400
2.算出下面的乘法题,并在右面的方框填上数
(一人板演,其它同学填在 52页书上)
3.说说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4.导入: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分别用乘数的个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数,
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又该如何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方面内容,板书课题:笔算乘
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复习,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 3
(1)学生试做例 3
(2)小组讨论
(3)订正引导学生明确:
①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用乘数的个位数十位数去乘被乘数的计算方法与乘数是两位数的相
同.
②用乘数百位上的 2乘被乘数,表示 200个 314是 628个百,所以第三部分积 628的末位数
8应与百位对齐.
③最后把三次求得的数加起来.
(4)扩展:若乘数百位上的 2改为 3去乘,表示什么?积的末位数应该写在哪里?为什么?
若改为 4、5、6……呢?
(5)练习:52页的做一做
2.概括法则
(1)比较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和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概括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法则.使学生明确:
①从低位到高位用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
②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
③然后把三次求得的数加起来.
(3)练习: 235×314
3.教学因数概念及乘法验算方法
(1)学生自学 53页下半部分内容,同时完成书上填空.
(2)通过自学使学生明确:
①被乘数和乘数都叫做积的因数.
②检查乘法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可以用交换因数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
(3)练习:在这三个乘法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
221×123= 27183 7×9= 63 a×b=c
(4)完成 53页做一做
(5)看书质疑
三、巩固发展
1.填空:
(1)在乘法里,被乘数和乘数都叫做积的( )
(2)用乘数( )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 )对齐.
2.判断改错.
3.55页 3题
4.55页 4题
四、全课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五、布置作业:55页 1题.
六、板书设计
乘数是三位数的笔算乘法
例 3:
法则:1.从低位到高位分别用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
2.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
3.然后把三次求得的数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