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3 11:22:18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数学 三年级.doc(26.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教案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张齐华 教学内容: 江苏教育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 册)第 98~100页“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并学会运用直观的方 法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使学生认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读、写表示几分之一的 分数。 3.结合观察、操作、比较、联想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并引导学生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冲突 ⑴把 4个苹果、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 2人,每人分得多少? 结合学生的交流,揭示:每份分得同样多,数学上叫做“平均 分”。 ⑵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 2份,每人分得多少? 学生交流,自然引出“一半”。 ⑶如何用数来表示“一半”?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揭示课题:认识分数。 二、活动——建构 (一)着力建构二分之一 ⑴直观感知,初步认识。 ①我们把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一半”是其中的几份? 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揭示:“一半”可以用表示。 ②这一份是蛋糕的,那一份呢? 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 2份,每份是它的。 ⑵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①学生动手折长方形纸,并给其涂上颜色。 ②学生交流各种不同的折法。 ③深究: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 是长方形的? ⑶观察判断,拓展认识。 下列图形中(图略),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表示? ①学生交流,并说明判断理由。 ②小结:只有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 2份,每份才是它 的。 (二)类比迁移,认识几分之一 ⑴联想: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⑵操作:学生自主动手折纸、涂色,表示出图形的几分之一。 ⑶交流:你表示出了几分之一?你是怎么表示的? ⑷深究:(选择学生作品中不同图形的)这些图形的形状不同, 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表示? (三)深入探究,比较分数大小 ⑴引导:从学生作品中选择同样大小圆的和,引导学生比较得出 >。 ⑵拓展:如果用同样大小的圆表示出它的,猜一猜和、相比,大 小会怎样? 学生猜测后,再结合学生自己的作品,验证猜想。 ⑶交流:组内学生用的图形完全一样,各表示出几分之一?哪一 个大,哪一个小?组内交流。 (四)学写分数 ⑴指导书写:教师指导学生写,学生书空。 ⑵看图写数:引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 1题(看图写分数)。 (五)认识各部分名称 ⑴学生自学教材,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⑵结合,交流分数各部分名称及具体含义。 (六)估计、比较、沟通 ⑴把“想想做做”第 3题的整张纸条全部涂色,可以用数“1”表 示。学生估计下面两张纸条中的涂色部分各用几分之一表示。 ⑵交流估计结果及估计策略。 ⑶整体观察,初步渗透“几分之一”和“1”的联系。 ⑷想像拓展:如果继续往下平均分,还可能出现几分之一?平均 分的份数越多,表示每份的分数将会怎样? 三、应用——提升 ⑴联想:法国国旗、五角星、巧克力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结合巧克力图,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联想,得到不同的分 数。 ⑵估计:《科学天地》《艺术园地》各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 学生估计,并交流结果。 ⑶拓展:播放广告,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广告中动态的画面让 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