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的认识 教学设计一
第五册 第三单元 第二节: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六册千米和吨《认识千米》
教学目标
知识: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 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千米=1000米
能力: 能正确运用千米表示长度。能估计多远是 1千米
创新: 测量、联想,建立空间观念
德育: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分析
这一节内容在知识结构上,是前一节内容的深化,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
础上能够通过自学掌握一小部分,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强化。
学情分析
在前一节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理解。
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测量、联想、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 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千米=1000米。
教学难点
建立 1千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能应用概念正确表示长度。
创新点
通过演示,形成表象,建立空间观念
空白点
测量、联想,建立空间观念
德育点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导引目标
激发兴趣
填空:
铅笔长 15____ 门高 2_____
橡皮长 40____ 课桌通长_____
引出课题:同学们想一想,从咱们这里到北京有多远?用毫米、厘米、分米、米哪个长度单位
来度量呢,为什么?
明确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长用千米(公里)做单位。
创造条件
主体参与
1、在哪里见过千米这个长度单位。
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增加感性认识,千米这个长度单位,直观理解比较困难,启发学生借助
其他事例来理解。
组织研究
体验发现
2、建立千米长度观念
学校操场的跑道,通长 1圈 400米,2圈米是 1000米,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 1千米。
让学生边比较,边理解
引导创新
应用实践
测量,建立表象
1、在一条直的路边量量出 100米的距离,观察 1000米的长度,几个这样的长度是 1千米
千米的长度观念比较困难,多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形成表象,有助于学生建立千米的
长度观念。
反思小结
巩固提高
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研究作业
归纳总结这些长度单位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