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3 14:32:39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预案 数学 四年级.doc(28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教案
徐斌简介 徐斌,男,1969年出生,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共 产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参 加了教育部举办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并结业。1992年获江苏省小学 数学优课评选第一名,代表江苏参加全国首届小学数学观摩课评比 获二等奖。曾应邀为全国第五届小学数学年会上观摩课。先后到北京、 浙江、上海等20多个省市作公开教学 100多次,在《小学数学教师》等 省级以上教育刊物发表论文 160余篇。现主持全国教育规划教育部重 点课题“小学数学活动教学”研究。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预案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徐斌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 63—65页。 教学目标: 1.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画图或列表的方 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 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 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教学准备:配套教材、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建立模型 出示例题图,提问:从图上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1、提问:要求小华用去多少元,你想选择哪些条件? 你能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把这些条件进行整理吗? 学生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小组讨论、全班交 流。 提问:这道题先算什么?18÷3=6(元) 5×6=30(元) 小华和小明买的是同一种笔记本吗?怎样进行检验? 2、提问:要求小军买了多少本,你们能先列表整理吗? (学生根据自己列表整理的情况进行解答。) 列式为:18÷3=6(元) 42÷6=7(本) 或 30÷5=6(元) 42÷6=7(本) 3、比较:在列表解决这两个问题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 么不同的地方? 如果把两次列的表格合并起来,你能说出括号里的得数吗? 通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二、初次应用 出示“试一试 ”:同学们用盆景美化教室。三年级有 4个班,四 年级有 6个班,五年级有 5个班,三年级每个班放 8盆,四年级每 个班放 7盆,五年级每个班放 10盆。 先根据下面的问题列表整理,再解答。 1.三年级和五年级一共放多少盆? 2.四年级比三年级多多少盆? 3. ?(自己提一个问题,列表解答) 三、解决问题 1.“想想做做”第 1题(字典图)。先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列表整理,再解答。 2.“想想做做”第 2题(购球情境)。先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 题列表整理,再解答。 四、拓展提高 创设情境——播放商品降价信息: “顾客朋友们,你们好,本店由于街道拆迁,所有文具降价大 甩卖喽!书包原价 80元现价 50元,文具盒原价 20元现价 12元,卷 笔刀原价 10元现价 4元,钢笔原价 15元现价 8元。……” 小力:我买 3个文具盒。小红:我买 4个书包。小芳:我买 10个 卷笔刀。 问题 1:小红比小芳多付多少元?问题 2:小力比小红少付多少 元? 让学生先设计表格,再听录音,记录有关信息,然后解答。 五、课堂总结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