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3 14:34:15
“粗心大意”背后有文章 数学 四年级.doc(31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0 0 类别 : 其他
粗心大意”背后有文章 作者:启东市紫薇小学 倪春花 计算在整个小学数学阶段的学习中占据了很大比重,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常会出 现这样、那样的差错。有时只要教师轻轻一指,他就知道怎样订正了,说他不懂吧,倒也不是 说他懂吧,又“屡教不改”,老师只能摇头叹息:“现在的孩子真是太粗心了!”学生为什 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粗心大意”呢?他们出错的原因仅仅是“粗心”吗?我们不妨来看 几个典型错例也许能从中得到些启发! 一、 符号错误 错例:(1)8-21=0 (2)16+51=1 (3)10×2=5 (4)8÷4=32 弄错运算符号是最常见的现象,尤其在低年级,出现频率更高,这类错误甚至 不需讲解,只需提醒学生看清符号再算一遍,一般都能做。要防止这类错误,除了让 学生认真细致地多加练习,还可以鼓励他们在平时的练习中边读边写,听到自己读出 的算式可以有效防止“你的眼睛欺骗你”。 二、数位错误 错例:(1)34+6 =94 (2)82-5=32 (3)22+56=87 (4)74-4=07 计算时一定要注意数位对齐,但有人将个位与十位对齐,或误将数位对换。平时 可以让学生经常做些对比练习,如: 34+6 = 82-5= 22+56= 34+60 = 82-50 = 22 +65= 也可以找出典型错例,让全班同学判断讨论,让他们自己发现错误并即使纠正。 三、进退位错误 错例:(1)83-57=36 (2)29+25=44 在做进位加,退位减时,由于受口算“从高位算起”的影响,许多学生会忘记 进(退)位,防止这类错误有两个办法:(一)是估算。例如(1)中 57 看作 60,83 减 60 得二十几,36 与二十几相差甚远,可能有误;(2)中将 29 看作 30,30 加 25 得五十几,与 44 相差也不少应在算一遍。(二)是验算。减法的验算用加法,加法的 验算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用加法。 四、运算顺序错误 错例:(1) 16-9+1=6 (2)1000÷125×8=1 由于受某些特别数据影响,如“9+1=10 125×8=1000”,学生往往会产 生思维定势,自然而然得将这些数据联系在一起,从而造成运算顺序错误。我想,可 以让学生在练习时将先算什么用横线划出,如“16-9+1、 1000÷125×8”,从而正确的算出每一步的结果。 五、试商错误 错例:(1)24÷4=5……4 (2)17÷3=4……5 (3)52÷9=6……2 “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可是真正做起题目来又容易忽略。因此 要让学生多做做( )里最大能填几这样的练习,如“7×( )﹤62、( )×3﹤ 20”,并且在试商之后比较一下余数与除数。当然,也要看清被除数减商与除数的积 是否够减,如果不够,说明商大了要改小。 六、乘除法混淆 错例:(1)2.4÷0.8=0.03 (2)8÷0.4=0.2 在学习小学乘除法的过程中,这样的错误屡见不鲜。做的是除法,可是在写结果 时又用了小数的方法。如(1)将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 10倍,24÷8=3,可是看到 其中一共有两位小数,就写成了 0.03。(2)同样也是在写商时受到小数点的干扰。为 避免出现这样的错误,可以让学生将扩大后的写在旁边,如 2.4÷0.8=3,坚持不 懈必将熟能生巧。当然要保证解答的正确性,认真细致才是关键。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