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3 14:35:24
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 数学 四年级.doc(26.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其他
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 教学内容: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围绕自身的生活与生活空间,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统计活动,通过 调查、统计身边的数据,进一步熟悉统计方法与过程,进一步感受统计与现 实世界的联系及其在生活里的应用,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 展统计观念。 2.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了解自己的生存空间以及影响生存空间的一些因素, 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促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3.让学生通过活动,进一步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获取成功的体验,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电脑课件、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阅读与交流。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 一、谈谈自己对环境问题的了解 1.谈话导人:同学们,还记得乘坐“神舟”5号进入太空的我国第一位宇 航员杨利伟吗?杨利伟成功地在太空遨游了一番,并在太空拍摄了一张地球的照 片,这是一个美丽的星球,在目前已知的宇宙星体中,惟有我们人类的家园— —地球,才是一颗蔚蓝色的星球。(电脑展现图片) 这么美好的生活空间,我们人类又是怎么对待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我们的生存空间。(板书课题) 2.交流认识:课前,同学们去收集了有关环境问题的资料,你对环境问题 知道了哪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利用实物投影仪充分交流收集的材料(图片、文字、数据等),说说是怎 么收集的。 小结:是的,这么美好的生活空间,我们人类却不懂得珍惜和爱护,大量 的采伐和大量的垃圾……在人类对大自然不断索取的同时,大自然也对我们作 出了无情的报复,我们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糟糕。 其中,人口和环境就是影响我们生存空间的重要因素。我们就从这两方面着 手,来进一步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 二、阅读相关资料——体验统计作用 1.读图:阅读书上第 102页的两张统计图(我国人口增长变化情况统计图 和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变化情况统计图),你能知道些什么? 2.小组交流: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畅谈感想:看了这两幅统计图,你有什么话想说? 4.小结:是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已经成为一个十分严 峻的问题。我们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已经做了很大努力。大家可以阅读第103页 的统计图。(我国造林面积增长情况统计图和我国自然保护区增长情况统计图) 5.交流想法:从这两幅统计图中,你又知道了些什么? 6.小结:我们国家在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 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两张统计图就足以见证。然而,虽然我们国家已经做了那么 多的工作,但从前两张统计图来看,我们的人口、污水排放还在逐年增长,环境 保护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不断努力。 7.拓展:人口的增长、污水排放量、造林面积、自然保护区等,这些都影响 着人类的生存空间,除了这些,你知道还有哪些因素吗?把你所知道的向同学们 介绍一下。 第二阶段:实践活动,走进我们的生存空间 一、讨论统计内容——提出现实问题 1.选择研究主题。 (1)思考:在我们的周围,同样能了解到有关我们生存空间的一些资料。你 想了解些什么? 学生可能选择的项目:气温变化情况;空气质量情况;缺水情况;最近的 天气情况…… (2)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课题。 2.成立研究小组。根据各人选择的小课题,成立相应小组,每组推选组长, 展开研究。 3.确定研究方法。 (1)小组讨论怎样开展研究活动,教师巡视,参与小组交流,适时指导。 (2)交流方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制成统计图表、分析图表。 二、指导收集数据——加强统计策略 1.谈话:收集数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统计工作,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来 收集到这些数据?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学生的方法可能有:每天测量,在报纸或网上查资料,走访 有关单位…… 4.技术指导:在收集数据时还要注意些什么?可能会碰到哪些困难?又如何 克服? 学生交流。 说明:要按时收集数据,及时记录下数据,防止资料的流失。如果了解空气 质量或气温变化情况,至少要积累十天的数据。 三、经历统计过程——提升统计能力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如下的统计活动(预留两周的活动时间): 1.收集数据; 2.整理数据,用统计图、统计表呈现数据信息; 3.分析、描述数据,并作出相应的判断和预测。 四、分析、交流想法——获得统计结论 1.展示与交流:组织研究成果的展示与交流活动。小组代表展示与汇报研 究成果。学生积极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提出建议。 2.发起倡议:在交流的基础上,建议写一封给全校学生的关于“保护我 们的生存空间”的倡议书。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