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3 14:55:06
玩具 - 北师大版教案 数学 一年级.doc(26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0 0 类别 : 教案
玩具 - 北师大版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体会数的意义,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数数、读数、写数,初步体会数序的含义.   教学重点   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数字.   教具、学具   数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引入   教师谈话:开学这几天,你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1.同学之间互相介召、互相说.   2.指名回答.   教师提问:有认识一位新朋友的吗?谁认识了两位新朋友?有更多的吗?   这 2个新朋友是谁?   教师板书: 1 2 3 4 5 (根据学生所说的板书)   (点评: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数学,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通过“介 绍新朋友”的情节引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 望.)   教师谈话:有一位小朋友叫“淘气”,他也认识了一位新朋友“笑笑”.有一 天,“淘气”   请“笑笑”到家里做客.   (二)出示主题图   教师提问   1.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   2.他们在玩些什么玩具?请你数一数,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物体数量.   (学生:他们在玩玩具,有 5个积木、4辆汽车、3个皮球等等)   (点评:创设情境,让学生不由自主的数数,从而感受到数字在生活中随处可 见,应用广泛,   同时也激发学生数数、用数的积极性.)   二、尝试探索.   (一)教师提问   1.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物体的数量的?(数出来的)   2.你是怎样数的?(一个一个的数、两个两个的数)   (二)指名数一数.说一说.   1.小组讨论:你认为怎样数数比较好?为什么?   思考:如果有更多的物体,又可以怎样数数呢?   (三个三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2.小组合作:数出铅笔盒里文具的个数.(指名展示,全班交流.)   3.如果你想请你的新朋友到家里做客,你准备怎样做?   学生 1:我准备拿 2个洋娃娃请好朋友玩.   学生 2: 我准备拿 4辆小汽车请好朋友玩.   学生 3: 我准备拿 5把玩具手枪请好朋友玩.   (点评: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感悟出数物体的数量时要一 一对应,为数更多物体数量进行渗透.同时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进一步感知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   (三)揭示课题   教师谈话:刚才同学们准备了那么多的玩具,你们真是一个好客的小主人.同 时我也听出来了,你们说出了许多数量是 1 、2、3、4、5的物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 研究的内容.   教师板书:玩具 (1、2、3、4、5)   (四)指导书写.   教师谈话:我们会数出数量是 1、2、3、4、5的物体,这些数该怎么写呢?谁会写 1 ? 2怎么写?   (指名板书)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他们写的怎么样?那么怎样写才能写的又漂亮又规范呢?   出示田字格及示范字   教师提问:看到这些字你有什么感觉?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练习怎么写的.(生描示范字,师巡视指导.)   比较:你认为哪儿写的比较好?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点评:先引导学生观察数的写法,有了认识之后再描,最后自己写,这样的过程 实际上在不知不觉的演示过程中学会了书写.)   (五)比较数序.   1.看图数数.   教师谈话:“淘气”和“笑笑”玩的高兴及了,妈妈给他们准备了一些水果.   出示水果图   教师提问:都有那些水果?各有多少个?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明确:1、3、5叫单数,2、4叫双数.   2.比一比.   什么水果最多?什么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3.生活中你还在哪见过这些数字?它们有什么用?   (点评: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感悟到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同时与生活实际 相联系,进一步增加学习的兴趣,从而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4.数序   教师谈话:2个好朋友刚吃过水果,动画片开始了.   出示火车图   教师提问:他们在干什么?“淘气”说老虎在第一节,“笑笑”说熊猫排第一 节,他们谁说的对?小松鼠在第几节?大象呢?   三、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   点评:   1.本节课,让学生在经历数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感悟一些数数的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力求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提供学生参与学习的 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增强了应用意识,感受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还 可以应用于生活.   2.数学的学习不仅在课上、课下,也不应该局限于教师的“引”与学生的主动 探索,还应该利用恰当时机进行拓展.如数数的方法,以及单数与双数的概念,教师 巧妙的设计,把他们引入课堂,通过做游戏的形式,使学生感悟、理解,同时也为今 后的加减法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