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说明
1.教材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经过了学前教育,很多学生在未学习这一课前,
已能数出 100以内的数,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会接触到 100以内的
数。但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未有100以内数的概念,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
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材很注重学生数感的建立,主题图给了学生 100这个数有多大的概念,
通过估计和比较建立数感。教材还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例题1、2、3的教学
都是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进行,通过操作建立 100以内数的概念,初步掌握数
100以内数的方法。
经过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确定了如前所述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教学难
点。
2.教法和学法
a.动手操作学习。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
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
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b.合作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贯穿教学全过程,注意学生之间的信息交
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
3.教学过程
a.本课学习是建立在学生 20以内数的认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的,
学生对 100以内的数看似了解,却概念模糊,教师在引入时为学生创设学习情
境,给学生送来礼物──100颗星星,通过观察、估计、比较,逐步建立数感。
b.数植物的种子。首先向学生展示 1粒种子的大小,接着让他们抓一把进
行估数,这时也是想通过操作建立数感,但这种数感的建立已进一步扩展到了
视觉、触觉和空间的范围,然后动手数一数,通过数数达到验证估计是否准确以
及学生主动探索数数方法的目的。最后以汇报的形式与全班进行交流。学生数数
的方法多种多样,有些是方便快捷的,也有些是繁琐缓慢的。这时,对各种方法
的优劣不进行评论,而是展示各种方法,至于哪一种方法较好,让学生在操作
中自己体会。
c.数100。这一环节以学生操作学具为主,要求就进一步提高了。物品选择
正好要数出100,还得让人一眼看出有 100。提出这些要求的目的,在于引导学
生选择自己认为方便、快捷的方法把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并在操作中发现 10
个十是100,100里面有10个十这一知识点。通过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让学
生经历数1到 100 的过程,建立 100以内数的概念,逐步突破本课的难点──
数接近整十数到整十数的过渡。
在此插入课本第 36页的练习题2。我认为这幅小皮球图并不重在数出100,
而在于用什么方法来数,由于有格子,排列整齐,又有色彩间隔,学生可以较
好地去思考以不同方法数出皮球的数量,可能会五个五个数,十个十个数,二
十个二十个数,五十个五十个数,使前面所学知识既得到巩固,又得到发展。
d.数数。
边摆小棒边数数,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到十的形成,学会数 100以内的数,
通过操作突破本课难点──数数时接近整十数到整十数的过渡。
以竞赛形式练习数数,使得课堂气氛热烈、愉快。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使
知识在有趣的活动中得到巩固。
猜数游戏的设计意图在于培养学生的数感。游戏中部分学生不断提醒同伴
“猜得太大了,大了,小了,很接近了……”;另一部分学生在帮助下所猜出
的数不断接近目标数,直到猜中。游戏过程中学生的数感得到培养,对100以内
数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e.说生活中的数。
100以内的数生活中有很多,通过说一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
是如此贴近,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