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3 14:57:55
动物餐厅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参考教案四 数学 一年级.doc(66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0 0 类别 : 教案
比较大小教案 教学内容 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1.通过利用实物,计数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到直接比较两个数的大 小的过程,使学生从具体到抽象,逐步理解和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2.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指导学生进行摆一摆,说一说。 1.第一排摆3根小棒,第二排摆5根小棒,说一说这两排小棒所表 示的数量关系。(同桌同学互相说) 2.第一排摆2根小棒,第二排摆6根小棒,再说一说这两排小棒所 表示的数量关系。(师指名说) 3.说说你是怎样看出6比2多4的? [评]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以旧引新,通过学生动手操作, 找出新旧知识的临界点,为学习新知识作好准备。 二、讲授新课 1.导言:同学们比得很好,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要比较两个数或几 个数的大小,所以我们必须掌握这个本领。今天,我们就学习比较大小。 板书:比较大小 师提问:同学们回忆一下,比较大小会用到哪些符号呢?打手势告 诉老师。 板书:“>”“<”“=” 2.学习例6(1)。 (1)出示第一幅实物图。 ①数一数图上共有多少个气球? 板书:32 ②在数位筒里摆出32根小棒,边摆边叙述组成。 (2)出示第二幅实物图。 ①数一数图上共有多少个气球? 板书:25 ②在数位筒里摆出25根小棒,边摆边叙述组成。 (3)比较大小,总结规律。 ①引导学生试一试。 师在32和 25中间画○,并提问:比较32和 25,○里应填什么符号? 指名回答。 师板书:“>” ②引导学生说一说。 为什么填大于号?把你的想法和大家说一说?(启发学生从各种角 度发表意见) ③边小结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因为32的十位上的3比25的十位上的2大,所以,32大于25,这 是为什么? 在这里为什么不考虑个位上的数呀? ④引导学生概括总结。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先看哪一位上的数?怎么比较?(先同桌同学 讨论,再指名回答) 板书:先看十位上的数。 (4)反馈练习。 投影出示:69○70 44○38 50○49 88○98 要求:先想怎么比?填什么符号?再按老师要求出示反馈牌。 3.学习例6(2) (1)师分别用两个计数器拨出43和 46。 (2)学生分别叙述两个数的组成。 板书:43 46 (3)比较大小,总结规律。 师在43和 46中间画○。 ①引导学生讨论。 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只看十位上的数行吗?为什么?应该怎么比 较? ②引导学生概括总结。 板书: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 (4)反馈练习。 投影出示:28○26 84○88 65○56 63○63 要求:先独立想一想填什么符号,再按老师要求出示反馈牌。 4.总结。 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先看十位上的数,如果十位上的数不相同, 那么谁大这个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这时,谁 大,这个数就大。如果个位上的数也相同,这两个数就相等。 [评]在操作中感知、在讨论中理解、在表达中说理、在明理的基础上由 学生自己总结出规律。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 程,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 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分别写有百以内数的小卡片,如: 45、80、99、42、55等。 (1)同桌同学比较手中两个数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请几对同学在全班说一说。 2.写一写。 做数学书第22页第1题,然后全班订正。 3.做一做。 师先出示两个集合圈,和同学们做找朋友的游戏。(游戏规则:当老 师宣布集合圈内数的范围之后,请拿有这些数的同学快速跑到板前把卡 片贴在集合圈内。) 师板书: 提问:谁的卡片没有贴出来?为什么?它们各是什么样的数? 4.比一比。 师出示图并板书。 ①( )<( )<( )<( )<( )<( ) ②( )>( )>( )>( )>( )>( ) 聪明的小猴子看到同学们学习积极性很高,为我们送来了两盘大桃 子,要我们按桃子上的数把第一盘的桃子从小到大,第二盘桃子从大到 小排列起来。请同学们先在本上写一写,然后男女生各选一名代表到前边 比赛。 [评]练习部分由浅入深,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符合学生的年龄特 点和心理特点,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生动、活泼,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 趣,又能使教师获得及时、全面的反馈信息,整节课高潮迭起。 四、总结提问 今天我们学习了比较大小的知识,说一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应先看 什么?怎么比?再看什么?怎么比?应注意哪些问题? 【评析】 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结构设计合理,层次清楚。遵循儿童心理 特点和认知规律,精心安排教学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 的主体作用。 此外,本节课练习形式多样,具有层次性趣味性,拓展了学生的思 维空间,学生参与面广,反馈及时,较好地发挥了巩固深化新知识的作 用。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