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3 14:58:09
观察物体的教学建议 数学 一年级.doc(19.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教案
(三)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用 4课时进行教学。 2.教学例 1之前,教师可以先拿一个六个面颜色都不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让 学生在某一位置观察这个正方体或长方体,问学生最多能看到几个面的颜色, 要看到其他几个面的颜色,需要改变观察的角度,使学生理解:要全面地了解 一个物体各个面的特征,要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还可以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学 生讲述“盲人摸象”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然后,教师可以准备一个玩具,如,玩具熊猫、玩具狗等,也可以准备其他的日 常用品,如闹钟、茶壶等,这些物体的正面、侧面、后面的形状特征要有所差别。 可以让一个同学分别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这个实物,也可以让不同的学生从不同 的位置同时观察这个物体,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该物 体是什么样的,使学生通过交流,知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 教师也可以把实物进行转动,让学生先观察物体的各个面,看看都是什么样的, 然后闭上眼睛想一想,在头脑中形成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的表象。最后再 教学例 1,由于有了前面直观的观察活动,学生很容易就能判断出表中的三个 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做“做一做”中的活动,可以利用学生手中的 数学课本直接进行操作。每个小组成员先从某一角度看这摞书,然后交换位置看 一看。最后,在教科书上进行连线。 3.关于练习十五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第 1题,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汽车的表象,再连线。这时 需要学生在头脑中进行“虚拟的移位”,即假设自己站在车的前方,会看到哪 个图形。 第 2题,要让学生先用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纸折一折,再画出来。由于圆的对 称轴有无数条,要引导学生通过有限次的操作,发现规律。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