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3 14:58:10
观察物体参考教案二 数学 一年级.doc(22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教案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第 67页。 教学目标: 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3.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5.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6.对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物、关心集体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自己制作的课件、玩具恐龙 5只、雕塑照片 20张,数码照相机一台。学生 8 人一组围桌而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1.从实际切入。 激趣:小朋友们,你们照过相吗?哪位同学给别人照过相?老师今天带来 了一台照相机,谁想给大家拍照呢?(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拍照。) 谈话:你可真像个小摄影师!同学们想不想看看他拍的怎么样!(教师操 作、屏幕出示刚才在不同位置拍摄的照片。) 提问:大家觉得拍的怎么样?你最喜欢哪一张?这张他是站在什么地方拍 的?拍的是这位同学的哪一面呢?(学生讨论、回答,课件点击,对应的照片放 大。) 生 1:我最喜欢正面的,站在她的前面,拍的是她的正面。 生 2:我最喜欢侧面的,站在她的旁边,拍的是她的正面。 2.导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说的真不错,要想拍出好照片,就要仔细观察物体,找到最 佳位置才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出示课题) [设计说明: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拍照活动巧妙 引入,新颖有趣,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了学习的状态, 让学生初步感知新知。]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构建新知。 (1)本位观察: 谈话:(出示玩具恐龙)这是什么?你们知道都有哪些恐龙?大家看,老 师手里的这只恐龙是什么样子的? 生 1:背上有尖尖的刺,锋利的牙齿,白白的肚皮,手细细的,有尖尖的 爪子。 生 2:眼睛是翘起来的,样子很凶猛。 要求:老师为每一组也准备了一只恐龙,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了 这只恐龙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从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背面拍摄 的恐龙照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和屏幕上的哪张照片是一样的? 生 1:我看到了正面,它有尖尖的爪子、粗粗的腿。和第二幅图是一样的。 生 2:我看到了侧面,它有粗壮的腿。和第四幅图是一样的。 生 3:我看到了背面,它有尖尖的刺。和第一幅图是一样的。 谈话: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想统计一下人数,请看到恐龙正面的同 学站起来。看到侧面的同学也站起来。没有站起来的同学,你们看到的是哪一面 (2)换位观察: 要求:听老师口令,全体起立。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教师做手势 表示)走到本组的下一张位子上去。你们现在看到的恐龙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 那你现在看到了恐龙的那一面? 生 1:我看到了侧面,刚才看到了前面。 生 2:我看到了背面,刚才看到了侧面。 质疑: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不一样呢?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讨 论,交流。) 生 1:我们绕了一圈。 生 2:我们绕了一圈,我们一大组的同学位置都改变了。 小结:对!原来我们换了位子,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 所以看到恐龙的形状也不一样了。 (3)全面观察: 谈话: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找一个位置观察恐龙?好,那你们想到哪个位置 就到哪个位置去观察吧!(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位置去观个物体的形状,培养 了观察立体实物的能力,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念。让孩子充分感受到数学和生活 的联系,数学确实就在我的身边!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