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米 用米量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 1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米
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重点难点:
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具备一定的估计长度的能力,巩固所
学的测量的方法,能够初步学会用米尺度量。
教学准备:
配套课件,学生准备直尺,教师准备一把米尺,一把折尺,一盘卷
尺、学生准备一根3米长的绳子,一把1米长的尺子或1米长的小棍。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你的哪个手指的长度是1厘米?
拿出尺子,从哪里到哪里是1厘米?2厘米?3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你的练习本,看它有多宽。
二、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都学会了用直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现在老师要请一个
小朋友来测量一下讲台的长度。
这样测量方便吗?
教师出示米尺,如果用它来测量呢?教师示范用米尺来测量讲台。
用那种尺子量方便一些?为什么?
我们在量比较短的物体的时候,用直尺来量,用厘米做单位,如果
我们要量讲台或者更长的物体的时候,我们就要用这种尺子—米尺。我
们今天就来学习用“米”做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三、新课。
1.认识米。
(1)认识1米的实际长度。
教师拿出米尺并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米尺或 1米长的小棍,告诉
学生它.的长度是 1米,让学生把自己的两臂伸平,用米尺或小棍比
一比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绳子,两人一组量出1米、2米、3米的长度给
大家看。
(2)认识米与厘米间的进率。
教师出示一把折尺,把它拉直,告诉学生这是一把折尺,把它拉直
正好是1米。这种尺子可以折叠,携带比较方便,也叫米尺。然后指定一
名学生在折尺上数一数,看一看1米里有多少厘米,数完后,教师提问:
“l米有多少厘米?”“也就是 1米等于多少厘米?”学生回答后,
教师板书:l米=100厘米。
并让学生齐读两遍。
课间活动。
2.用米量。
(1)教师出示1盘卷尺,告诉学生这是1盘卷尺。用它可以量比较
长的距离。然后请两名学生量一量教室的长。量时,要告诉学生要量物体
的左端要对准卷尺的 0刻度,尺子要放平拉直,看右端对着卷尺上的刻
度几米多少厘米,要量的物体的长度就是几米多少厘米。学生量完后、把
结果告诉大家,大家把它填在书上。
(2)让学生用卷尺量黑板的长度,看大约是几米几厘米。
四、巩固练习
做练习三的第5、7、8题。
1.第 5题的第1、2个测量活动,可以让学生量出自己的身高和小床
的长度,填在教科书上。课桌的宽可以让学生量自己的课桌。
2.第 8题,先让学生读题,再计算。
五、总结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米,请大家用两臂比划一下
1米的长度。
想一想1米等于多少厘米,100厘米等于多少米,我们量比较长的
距离用什么尺去量比较方便?量时要从哪里量起?量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