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3 14:58:24
我又长高了认识米、用米量参考教案二 数学 一年级.doc(29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0 0 类别 : 教案
认识米、用米量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二)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三)通过同学的合作,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长度的物体,培养学生的动手 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 难点: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具和学具 教具: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4厘米、6厘米长的纸条. 学具:1米的卷尺,1根较长的绳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提问 (1)量物体的长度用什么工具?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用两个手指 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3厘米呢? (2)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应注意什么?指名两名学生量下面纸条的长度. (3)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来量讲台桌的长(学生用自己的刻度尺量,很不方 便,不容易得出结果).因此,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东边到西边 有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认识米、用米量. (二)学习新课 1.认识米 出示米尺,这是一把米尺,观察它的刻度都是以 10厘米为单位.让学生观 察自己带来的 1米长的卷尺,和教师 1米直尺的刻度是一样的.那么 1米到底 有多长呢?教师用 1米的直尺,量一量从地面到讲台桌的什么地方是 1米,让 学生观察 1米有多高.再在黑板上画 1米长的一条线段,让学生观察 1米有多 长. 让学生用自己的卷尺,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 1米,两人互相 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 1米,你的身高比 1米高,还是不到1 米.同学们看到在公共汽车或电车的车门口有一个 1米的标记,不足 1米高的 儿童可以不买车票,超过1米则要买票,同学们乘车要自觉遵守这一规定. 以小组为单位,量出1米,2米,……给大家看. 2.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厘米,1厘米有多长呢?同学用两手指比一下,教师在 黑板上1米长的线段的上面并排画出 1厘米.1米有多长呢?同学们用两手比一 下.那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出示折尺,这是一把折尺,伸直正好是 1米,与 1米的直尺相比,一 样长.看一看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 再看看这把1米的直尺,1米里面有100厘米;请同学们看看你的卷尺,1米里 面也是有100厘米.同时,教师在黑板1米长的线段上,以10厘米为单位,分 成10份(如图11). 同时板书:           1米= 100厘米 3.用卷尺量较长的距离 教师出示卷尺,并说明量比较长的距离,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体的长 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由学生拿住卷尺的一端,对齐要量物体的一 端,尺子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 长度. (三)巩固反馈 1.两人互相量身高,_______米______厘米 2.以 4人小组为单位,利用 4个人用 1米长的卷尺,分工量下面的长度 (每组量一项):前面黑板的长,后面板报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四周墙壁 的长等.测量后,每组派代表向全班交流. 3.在(    )内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教室长6(    )黑板长2(    ) 小明身高124(    )课桌长 50(    )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认识长度单位“米”是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实际 生活中,学生接触“米”比“厘米”机会少,度量时也比较困难. 教学一开始,在复习厘米的基础上,提出让学生测量较大的物体课桌的长 度,学生用自己的刻度尺“厘米”去测量,非常不方便,使学生体会到需要较 大的长度单位,从而引入新课. 学习新课分三个层次,首先认识米,通过看米尺,用米尺量出物体的 1米 高,1米长,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让学生用自己的米卷尺,两臂伸开, 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互相量身高,1米高在自己身体的什么部位,其目的 是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空间观念.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量出2米、3米、……的 绳子来. 第二层次,根据厘米和米的实际长度,研究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通过让 学生在1米的直尺上、折尺上,和学生自己的卷尺上,找出 1厘米,再数一数 1 米里有多少个 1厘米,并通过 1厘米、1米线段的对比,学生清楚地了解“1米 =100厘米”,为熟记它们之间的进率提供鲜明的表象. 第三层次,指导学生用米尺量较长的物体,由于距离比较长,所以采用小 组合作测量的办法,帮助学生掌握测量要领.最后通过选择合适单位的方式, 检查学生对米、厘米两个长度单位空间观念形成的程度.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