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51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第1、2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
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能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
2.会运用学具进行计算操作。
3.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能口述计算过程。
4.继续培养学习的迁移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4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6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4=30+( )
57=7+( )
3.口算
5+3+40=
20+70+6=
4.4+2= 30+2= 你是怎样算的?
5.导入新课。
象4+2= 30+2 这样的口算同学们都会做了,如果把第二道题中的30
换成34,变成34+2,又该怎样计算呢?教师板书: 34+2=这就是我们这节
课要学习的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34+2=
(1)34用小棒怎样摆?图示
启发学生明确:3捆小棒表示3个十,4根小棒表示4个一。
(2)在单根小棒下面再摆2根小棒,表示34+2(渗透相同数位对齐的思想)
图示
然后让学生对照自己摆的小棒想一想:应该怎样得到结果是多少根?引导
学生先把单根的小棒(4根和2根)合起来,再和整捆的小棒(3捆)合在一起,一
共是36根。
(3)归纳算法
引导学生根据操作过程分组讨论34+2的计算方法。
启发学生明确: 34可以看成3个十和4个一组成。计算34+2应该先算4
加 2得 6,再算30+6=36,所以
(4)反馈练习
5+3= 92+6=
35+3= 87+1=
并说一说口算步骤。
(5)想一想
2+34=
引导学生可以摆小棒算一算。要先算2+4=6(即个位数加个位数),再算6
+30=36,所以 2+34=36
或者启发学生思考,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是一样的因为34
+2=36,所以2+34=36
(6)反馈练习
65+2= 6+69=
2+65= 69+6=
2.教学例1
34+20=
(1)出示算式
34+20=
启发学生动手摆一摆,互相讨论一下,应该怎样计算?
(2)图示
引导学生明确:两位数加整十数,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然后再加个位上
的数。
(3)引导学生总结算法:先算 30+20=50,再算 50+ 4= 54,所以34+
20=54
(4)如果把34和 20交换位置,你会做吗?板书:20+34=
引导学生归纳:还是先算30+20=50,再算50+4=54,所以34+20=54
(5)反馈练习:教科书49页,做一做2
3.引导学生对34+2和 34+20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启发学生明确: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要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两
位数加整十数,整十数要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也就是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
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即“相同数位的数才能相加”(板书)
三、巩固发展
1.85=80+( )
63=60+( )
49=( )+9
87=( )+7
2.教科书49页,做一做3
3.53+40=( ),先算( )+( )
53+4=( ),先算( )+( )
4.判断(说出错误原因,算出正确得数)
50+35=85( )
3+26=56( )
13+40=17( )
44+5=94( )
78+20=98( )
29+30=69( )
5.算算比比
说一说上面两题计算方法有何不同?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结合例题总结。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一第1题。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