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3 15:17:45
乘船连加、连减参考教案三 数学 一年级.doc(30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0 0 类别 : 教案
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2、通过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及书写工整、规范的良好习惯。同时,在教学过 程中渗透:一、要善于欣赏他人;二、要及时地反思,找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 学人之长,补己之短。 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连减式题。 教学手段:投影片、有条件的可采用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情境式引入 1、(出示图片1)教师叙述例1的已知条件。 2、提问: (1)听完老师的叙述,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2)根据这些已知条件,可以提出一个什么问题呢? (3)待学生回答后,完整的出示例1 同学们到西瓜园里摘西瓜,第一组摘了 28个西瓜,第二组摘了 34个,第 三组摘了23个。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 (4)要求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你准备怎么列式? 二、新授 1、教学例1 (1)提问引导 ①观察,这道题有什么特点? ②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③这道题的数比较大,口算起来比较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2)分组讨论试做 要求: ①先分小组讨论这道题的计算方法(你们组准备怎么做)。 ②把本组讨论出的方法做在练习本上。 ③如果一个组讨论后得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可以把这几种不同的方法都 记录下来。 交流三种方法 [讨论过程中,重点提示学生: ①首先,在别的同学发言时,要认真地倾听同学的发言,找出其他同学的 优缺点。 ②其次,在听完别人的发言后,要善于给同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③要善于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学习别人的好方法、好思路、好习惯等。]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对比三种方法,选择最优方法  问:谁来说说,这三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学生回答: 方法一: 优点: 1、同学们比较熟悉这种竖式的书写方法。 2、在计算过程中,难度较小,不易出错。 缺点: 1、费时间。 2、这两个竖式不太好安排格式,如果写不好,容易显得很乱。 方法二: 优点: 1、写起来会比第一种方法省点时间,少写了一个62,竖式由两个减少到了 一个。 2、这个竖式写起来会比较美观。(相对于第一个竖式而言) 缺点: 容易丢掉第二步的加号。 方法三: 优点: 1、更省时间。 2、计算时比较简单,只要一位一位的计算就可以了。 缺点: 1、在计算的过程中,容易丢掉进位。 2、对于一些计算不熟练的同学来说,计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师:这三种方法各有各的优缺点,在同学们自己做题时,可以选择一种自 己最喜欢的,最省时的方法。 (5)小结: 问:做完这道题,大家有什么收获? [学生: 1、在计算时,要努力思考简便的方法,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 2、最简单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 3、要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提高正确率。] 2、教学例2 (1)直接出示例2 52-20-18= (2)对比 问:这道题与例1有什么不同? [生: 例1:是一道连加的两步式题。能得到三种不同的算法。 例2:是一道连减的两步式题。只能用例1中的前两种方法。] (3)师生、生生多边交流 问:这道题怎么算最好? [生: 用两个竖式计算最保险; 第一步口算,第二步用竖式算。] (4)小结:哪一步如果能口算,就可以口算,在计算过程中,提高自己的 计算能力。 三、巩固练习 完成P2、做一做(略) 四、总结、质疑、发展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1、大家有什么收获? 2、还有什么问题吗? 3、除了同学们总结出来的方法,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连加、连减 同学们到西瓜园里摘西瓜,第一组摘了28 例252-20-18= 个西瓜,第二组摘了34个,第三组摘了 23个。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 28+34+23=85(个)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竖式略竖式略竖式略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