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收集和整理
教学内容:
教材1—2页,例1及练习一中的1、2、3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初步知道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画“正”字法收集数据,并进行分类和整理。
3.进一步认识单式统计表的形式和制表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掌握一些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看统计图的能力。
3.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具体的数据和统计材料,进一步渗透统计思想,使学生受到爱祖国,
爱社会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学会用画“正”字法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画“正”字法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胶片、录像带。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复习:投影出示第1页复习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订正,说一说是怎样制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
二、探究新知:
1.导入:以前我们学习的是收集和整理静止事物的数据。可是在日常生活
中,有许多事物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那么怎样收集和整理这样的数据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内容。(板书: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2.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录像展示一个十字路口各种机动车通过的情景。
(2)分组讨论:收集这个路口机动车通过的辆数的方法。
(3)汇报讨论结果:
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辆车一辆车地数。
几个人一组一个人数一种车辆的数。
用画“正”字法来收集每种车通过的数量,也就是要先写出所要收集车辆
的名称,哪种车过一辆就在那种车辆名称后面画一划。
(4)引导学生明确:
收集和整理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数据时,采用画“正”字比较好。画“正”
字法收集数据时要先写出需要收集的数据名称,再看哪种车辆增加1,就在哪
种车辆数据后面画一划,这样便于统计。
3.教学例1:(投影出示例1题)
(1)指名读题并说出题目要求。
(2)重放录像,学生用画“正”字法收集数据,并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教
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完成情况。
引导学生说出:
①用画“正”字法收集数据的方法和结果。
教师指出:用画“正”字法收集的这些数据叫做原始数据。(板书)
②把画的“正”字整理成具体数据。
③制统计表,在右面的栏目中填各种车辆的数据,然后算出合计。
制条形统计图,O横线表示车的种类,O纵线表示辆数,1个小格代表2辆
车,用统计的辆数除以2,就是各种车辆应画的格数。
(4)比较例1的条形统计图与复习题中的条形统计图的不同。
引导学生明确二者的不同:
复习题中的统计图一个格代表1辆车。
例1中的统计图一个格代表2辆车。
教师指出:有时由于收集的数目较大,在画统计图时也可以用一个格代表
2、5、10.……。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例1,学会了如何用画“正”字法来收集数据
的方法,把收集的原始数据加以整理,就可以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4.反馈练习:
(1)议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画“正”字法收集数据的事情。
(2)完成练习一的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巩固发展:
1.完成练习一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学生独立操作,用画“正”字法收集数据,完成
统计表。
四、课堂小结:
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五、板书设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收集数据:画“正”字(原始数字)
整理数据:
制表或制图:一个格可代表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