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片断: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竖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1页例2。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学生布置联欢会会场的画面。)
让学生看情景图,描述布置联欢会会场的情景,续编布置联欢会会场的故
事,并从中提炼出数学问题:一共有 23盆花,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摆几组?
还多几盆?
二、尝试解决问题
教师:算式怎样列?为什么这样列?(板书:23÷4=)
教师:怎样进行计算呢?请同学们用 23张圆片表示 23盆花,按照布置会
场的要求分一分。(小组合作的形式。)
(展示学生分圆片的结果。)
教师:这3盆还能不能再分?为什么?
学生:题目要求每组摆 5盆,现在只剩下 3盆,给每组再分一盆,不够了,
所以不能再分。
教师:23盆花,每组摆 5盆,摆了 4组,还剩 3盆,这里剩下的 3盆,就
是余数。
教师:这道题的得数怎样写呢?
(让学生先说一说。)
教师:写除法得数时,要先写商4,再在商的后面打6个小圆点,写上余数
3。
(板书:23÷5=4……3)
教师:这里商4表示什么?(4组)(板书单位名称“组”。)
这里余数3表示什么?(3盆)(板书单位名称“盆”。)
教师:这道题的竖式会写吗?请同学们自己在草稿本上试着写一写。
(指名学生演板展示竖式的写法。)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讨论竖式中各步表示的意思,介绍竖式中的
余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