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3 15:23:57
小熊购物混合运算参考教案三 数学 二年级.doc(36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教案
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掌握脱式计算的写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二)正确进行脱式计算,并提高计算能力。 (三)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脱式、分步写出每次计算结果,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7-2= 7+8= 7×9= 54÷6= 3×6= 6÷3= 9×7= 6×5= 48+16= 54÷9= 47-18= 21÷7= 60-18= 7×8= 5×4= 8×6= 2.先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再说说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最后算出结果 24+8-6 3×6÷9 47-10+5 28÷7×6 学生算出结果后,师生共同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或只有 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二)学习新课 1.教师谈话 为了看清楚运算的步骤、便于检查运算过程,上面同学们口算的四个两步混 合式题,也可以写出每次运算结果,怎样进行书写呢?请同学们共同研究一道 题。 2.出示例 1 47-12+5 为了使学生理解掌握脱式计算的步骤,教师可逐题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 学生观察并思考。 (1)这道题都含有哪些运算符号? (2)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3)第一步计算得多少?写在哪儿?第二步计算得多少?写在哪儿? 这样使学生逐步理解掌握,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完成脱式过程。 例 1 47-12+5 =35+5 =40 3.教师出示:48+16-37 54÷9×7 让学生尝试性地做一做,以模仿例 1的书写格式,使学生初步学会脱式计 算的书写格式并请两个学生到黑板板演: 学生甲 48+16-37 =64-37 64是哪一步计算结果? =27 学生乙 54÷9×7 =6×7 “7”照写下来,为什么? =42 学生完成后,教师可提问旁注,强调两道题的书写步骤,接着教师可以引 导学生观察讨论上述三道题计算时的书写格式。 通过观察讨论使学生清楚: (1)每道题第一步计算结果,都要写在第一行的下面。 (2)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要照抄下来。 (3)在算式下面第二行要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 (4)左边的等号上下要对齐。 4.教师出示例 2 6×3+50 50-6×3 然后请同学们观察后回答:“这两个式题各含有什么运算符号?和前面学习 的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可设问:“这样的混合式题应该先算哪一步? 再算哪一步呢?” 学生思考片刻后,教师指出,像这样的题,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接着师生共同完成例题的计算过程。 例 2 6×3+50 50-6×3 =18+50 =50-18 =68 =32 请较好学生说出“6×3+50”先算 6和 3的积,再加上 50,算出它们的和。 “50-6×3”先算 6和 3的积,再从 50里面减去。以渗透四则式题按运算顺序的 读法。 为了巩固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教师可再强调指出 50没有参加计算,在原 算式下面先照抄下来,再写出要减去的 6和 3相乘的结果。 为了巩固例 2的计算步骤,可出“19+5×3”和“7×8-29”两道同类题, 让全班学生做一做。 5.教师出示例 3“54÷6-7,7+54÷6”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两步式题。学 生看清题目后,教师可指出:“像这样的两步混合式题有除法和加、减法,而没 有括号,要先算除法。” 然后请同学们试着自己完成。并请两名学生板演。 学生甲 54÷6-7 学生乙 7+54÷6 =9-7 =7+9 =2 =16 学生完成后,可让同座位同学互相说一说,每道题是先算哪一步,再算哪 一步。 学习了三道例题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本节课学习的两步混合式题的特 点,小结出运算顺序和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及注意的问题,并有重点地板书在 黑板上。 (三)巩固反馈 1.根据下面算式,正确填上( )里的数 2.找出下面各题中的错误 3.脱式计算下面各题 (1)58-4×8 (2)4×8+15 (3)45÷5-8 (4)8+45÷5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着重教学含有两级运算而没有括号,乘除在后,但需要先算的两步 式题。这是教学中的难点,因为学生较长时间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 开始做这样的题容易受原来思维定势的影响,因此在课堂设计上要注意突出这 一难点。在三个例题安排的基础上,每个例题教学后,又安排了“试一试”的题目, 以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使学生正确掌握运算顺序,提高计算能力。 板书设计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