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统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联系具体问题经历用条形统计图表达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条
形统计图,学会用条形统计图进行简单的统计,并能对统计的数据进行简单的
分析。
2.让学生通过对条形统计图表达数据的结果的观察分析,感受条形统
计图的特征,认识条形统计图的作用,初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体会统计是解决实
际问题的一种策略与方法,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
1、师:秋天已悄悄地来临,气温逐渐降低,这是 9月份某一天我国四个
城市的气温情况。(出示情景图:以各城市代表性建筑为标志的情景图,分别注
明北京15°C、哈尔滨5°C、上海25°C、广州35°C。)
2、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把它们制成已经学过的统计表(出示)
城市 北京 哈尔滨 上海 广州
气温(°C)
问:从统计表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评析:问题情景是学生熟悉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积
极的学习情感,也便于学生利用自己的经验完成涂色,在实践活动中逐步认识
条形统计图。这里以新的理念对原来的教材进行了大胆的改造,而且富有新意。
]
二、认识统计图
(一)认识条形统计图。
1、根据刚才的统计表,如果我们用一个 表示 5°C,还可以把这些
数据制成方块图,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在方块图上用红笔涂色表示四个城市
的气温情况。
2、汇报交流,并电脑出示。(出数据时去掉多余方块)
1
中国四大城市气温情况统计图
3、指出:通过这幅图,可以清楚地看出什么?
我们除了可以用统计表表示数据,还可以用这样的统计图来表示。
[评析:统计图是第一次接触,学生依据原有的认识和已有的活动经验,
可以自己去完成方块表示的统计图,这就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涂色了解这类图
形表示数据的方法,改变了靠教师说明来认识的方式,有利于进一步认识条形
统计图。]
4、如果把这些 连起来,就成了什么形状?
电脑演示,并说明:我们还可以用直条来表示数量,为了让别人看清数
量的多少,一般还要画一条纵轴,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数量(在方块图上出
示纵轴),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
谁来说一说,你从这张统计图上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5、从这张统计图上,你怎么一下子出广州气温最高、哈尔滨气温最低的?
揭示长形统计图的特点: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板书)。
[评析:比较自然地引入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认识。有了学生上面涂色表示
数量的基础,这里就比较容易理解统计图的图意。老师直接出现条形统计图让
学生观察分析,对于五年级学生并没有多大难度,而且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能
2
表示 5°C
北京 哈尔滨 上海 广州
看懂统计图,也就认识了条形统计图,这就是学生的主动学习,而非教师讲解
下的接受。]
(二)学生练习
1、我们学校在太湖之滨,太湖是美丽的淡水湖。你知道太湖有多大吗?你
还知道我国有哪些淡水湖?
2、这些淡水湖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呢。请看第 81页练习十八第一题。
从这幅条形统计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3、师:这是一幅比较标准的条形统计图,你认为该怎样来画条形统计图
呢?
组织小组讨论条形统计图的画法,然后由组长汇报小组讨论情况(师结合
图相机补充)。
4、现在,你自己会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数据吗?请你做第 80页
“练一练”的题。
学生完成后集体交流(交流中电脑投影出示)。
你从统计图中了解了什么?
[评析:其实,条形统计图的表示方法可以是多样的,除了竖条的,还
可以是横条的(教学中也不妨可以出现);除了长方形条形,还可以是立体条形。
所以制作方法并没有固定的格式,况且图形制作也不是本节课的重点。这里让
学生自己讨论、交流,可以让学生依据自己的认识进行“创作”,有利于培养
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实践练习
制作本班学生生日情况统计图。
1、师:每个人都有生日,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你的生日属于哪个季度?
如果我们按照季度来统计我们班同学们的生日情况,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可以让
大家一看就知道哪个季度过生日的同学多,哪个季度过生日的同学少呢?
[评析:以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联系自身的实际问题,想
到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进行统计和分析,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的作用,并能
应用新的方法进行统计和描述数据,使问题得到解决。这不仅让学生进行了一
次练习,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遇到这类问题想到用统计的方法去解决,体验统计
3
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这正是新课程教学统计
知识的最主要的理念之一。]
2、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数据
季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人数(人)
3、全班汇总(黑板上出示)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第七组
第八组
总 计
4、制图(学生在作业纸上进行)。
五年级(7)班同学生日时间统计图
单位:人 年 月
5、汇报交流(展示两到三幅图),引导学生讨论:通过统计,你了解了哪
些情况?
6、小结:数学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刚才就用了所学的统计知识解
4
季
度
人
数
组 别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决了我班同学的生日情况的实际问题。
[评析:统计是一个过程,并非统计图表的教学,因此统计的教学就是
统计过程的教学。这里用具体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参与统计的全过程,让学生
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之一,是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这对学生认识统计
和感受统计的作用是十分有益的。]
四、问题联想
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了解了它的特点是能清楚
地看出数量的多少。那么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统计数
据比较恰当呢?大家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评析:进一步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认识统计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
使学生感到课虽完但意未尽。]
五、布置作业
1、第 81页练习十八第2 题。
2、统计本校五年级各班人数(作业纸)。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