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表
教学内容:
教材 8—9页的例 3及做一做,练习二的第 1—3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复式统计表的作用和编制方法。
2.填写完成统计表。
(二)能力训练点:
1.初步训练学生会看和会分析统计表;
2.培养学生运用简单的统计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调查等活动,渗透统计思想,特别是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
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分栏的方法和步骤,看懂表头。
教学难点:编制复式统计表时的分栏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1.例 3的四个单式统计表(每人一份)
2.投影仪及投影片
3.放大的例 3统计表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2+17=15+24= 24-15=
14+13+7= 27+19= 39+18=
46-32=8+4+12+8=
2.单式统计表的练习。
兴农小学活动课程四个小组中,参加数学小组的男生 14人,女生 8人;参
加生物小组的男生 7人,女生 8人;参加航模小组的男生 13人,女生 4人;参
加美术小组的男生 12人,女生 12人。
根据上面数据分别制成统计表(完成在已准备好的统计表内)
二、探究新知:
1.引入:观察自己填写的四个统计表。
(1)启发学生想:
①每个统计表能反映几个小组的人数情况?
②如果想了解和比较四个小组的人数情况怎么办?
导入新课: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有时需要把几个有联系的统计表合编成
一个统计表,这节课我们学习例 3。(板书:例 3)(出示表)
(2)怎样把这四个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呢?
学生动手操作:
①学生自己动手摆。
②投影演示。
横向排列起来,把重复的“性别、人数”抽掉,又观察到“合计、男生、女生”重
复。所以横着排列不可以。
纵向排列起来,把重复的“合计、男生、女生”抽掉,并写出相应的小组名称。
③观察概括。
横栏中“男生、女生”概括成性别;
竖栏中“数学小组、生物小组、航模小组、美术小组”概括成“组别”四个“人数”
重复,在左上角写一个;
2.学习编制统计表的方法和步骤。
教师明确:为了便于比较各小组中男生和女生参加人数的情况,通过刚才
的实验,我们可以把它们合编成一个统计表。(板书:统计表)
(1)出示统计表,引导学生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
这个统计表反映了两个方面的问题。
教师补充也就是把这个统计表分成横栏和竖栏。左上角一格分成三部分,分
别填写性别、组别、人数。
(2)学生讨论怎样填写。
使学生知道:横栏应分成几个格,填什么内容。竖栏应分成几个格,填什么
内容。
教师提示:为了能知道四个小组的总人数,因此,要增加“总计”一格写在
最上面。写出统计表的名称和日期。
(3)出示放大的例 3统计表。
3.填写数据。
(1)指名板演,其它同学把课本填好。
(2)订正引导学生说明:“总计”是怎样得出来的?
(可以是男生总人数加上女生总人数。也可以是四个小组的人数之和。)
4.分析表中所说明的问题。
(1)完成第九页例 3的填空题。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还可以提什么问题?
三、巩固发展: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九页的“做一做”,并根据统计表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
来解答。
练习二第 1题。(进行爱国教育)
练习二第 2、3题。(以组为单位)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稍复杂的统计表,这样的统计表统计的内容多,更便于
分析和比较,因此学好统计表非常重要。
五、板书设计:
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