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中的数学”教学设计
广西柳州市文惠小学 杨柳
1、教材分析
本节课“镜子中的数学”是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第二课时,是
在学习了“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前一课时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本课时
向学生呈现了生活中有趣的镜面对称现象,激发他们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发展
他们的空间观念。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实践,不能只是“看图说话”。每人都
要准备一面小镜子,亲身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的过程,反复体验和
感受,切勿机械讲解。
2、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市属小学,教学设备先进,每间教室都具备有多媒体教学功能。
学生大多数来自生意人家庭,家长平时忙于工作,缺乏对孩子学习的关心和帮助
这一届学生是我校加入课程改革的第一届学生,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实验教师努
力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采取生动有趣、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转变
学习方式,促使学生逐步养成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本课时是探索镜
子中的数学问题,镜子是日常生活用品,学生并不陌生,这给教学带来了方便,
但要注意学生对其中数学问题的实际意义还是不清晰的。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实例和具体活动,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2、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的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
中看到的现象及问题。
2、培养学生发展知觉和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和创新意识。
4、教学设计或课堂实录
谈话导入:
师:今天上课我发现小朋友都很精神啊,穿得整齐又漂亮,出门前肯定照镜子了
吧?(学生嘻笑,调皮的男生说:“女生最爱照镜子!”)
师:你们觉得老师今天漂亮吗?(漂亮!)我可是在镜子面前磨蹭了好久的!这
穿戴整齐也是有礼貌的表现啊!小朋友们,你也来照照镜子,你在镜子里看
到了什么?(看到自己。)
师:镜子里的你和镜子外的你是一模一样吗?(是一样的。)你觉得自己今天漂
亮吗?(漂亮!)
师:哟!都是有自信的孩子!
活动一 照镜子
1、谈话引入。
师:除了照镜子打扮以外,平时照镜子你还发现过什么有趣的现象吗?(镜子可
以反光、镜子里照的和外面是反的……)
师:看来大家平时都很注意观察生活!
2、游戏:照镜子。
师:刚才这位小朋友说镜子里照的和外面的是相反的,你们都同意吗?(学生们
分成两种意见)下面我们就做个照镜子的游戏,举起你的右手照镜子,镜子
里的你举起的是哪边手?(学生用自己的小镜子做实验,众说纷纭)
3、小组探究活动:镜子内外,左右是否相反?
师:大家的意见还是不统一,我们分小组来研究一下。每个小组老师准备了一面
梳妆镜,请小组长派一名同学举起右手照镜子,其他人都来观察,镜子里的
人举起的是哪边手?
学生活动:
(1) 学生在小组开展探究活动。
(2) 小组汇报探究后发现。(请一个小组上台来展示。)
(3) 教师适时引导,得出探究后的发现:镜子内外,左右相反。
组1汇报:大家看,徐桢举右手照镜子,我们组让莫天宇扮演镜子里的人,
莫天宇举起的是左手。所以我们组认为镜子里面和外面是相反的。
师:这个小组的办法真棒!让莫天宇扮演镜子里的人,这样大家都看得很
清楚。一起再看看,(教师摇摇徐桢的右手,哪边手?孩子们都说
“右手”,教师再摇摇莫天宇的左手,孩子们都说“左手”。)镜子
内外,左右怎样?(左右相反的。)
4、解决实际问题(课件出示课本 17 页“机灵狗看钟主题图”。)
师:小朋友们通过自己探索,发现了镜子里的数学问题,现在就请大家用今天学
到的知识来帮帮机灵狗的忙。机灵狗看到镜子里的钟是 5点,实际应该是几
点?
生:7点,5点反过左边就是 7点。
师:小朋友真能干,用学到的知识帮助了别人。
师: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用到镜子?
生 1:梳妆打扮。
生 2:汽车上的观后镜。
师:汽车上的观后镜是方便司机观察车子后面的情况的,你们今天知道了镜子的
奥秘,你有没有话想对司机师傅们说?
生:我想提醒司机师傅们看观后镜时一定要注意镜子内外是左右相反的,看到镜
子里左边有人,其实是右边有人。
师:大家表现得真棒!会用学到的知识帮助别人!老师要送给你们一份礼物!
活动二 玩镜子
1、个人探究活动:探索镜面对称现象。
师:老师送给你一些美丽的图片和对称图形(图片原型为课本 18 页第 2题图
片),请你利用手中的镜子,照一照,玩一玩,看看
你还有什么精彩的发现?
(1) 学生个人开展探究活动。(用手中的小镜子照卡
片上的图形)
(2) 汇报探究后发现。(让学生充分的发表意见。)
(3) 教师适时点拨:
1 课件动态展示镜面对称现象:
(用镜子放在虚线上可以看到整个“王”字,王子的半边动态翻动,
让学生直观看到镜子内外左右相反、互相对称的现象。)
2 把镜子放在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上可以看到整个对称图形。
汇报:
生 1:我发现把镜子放在 3的虚线上,能变出一个“王”字。
师:哟!大家都试试!看镜子里和镜子外,你发现什么?
生 2:我发现镜子里的 3和镜子外的 3是相反的,所以才组成了“王”字。
师:对啊,一起来看看。(课件播放王子的半边动态翻动,镜子内外图形完全
重合。)你有什么发现?
生 3:我发现“王”字是对称图形!
生 4:我发现镜子上的虚线是对称轴。
师:这样一来,镜子里和镜子外的图形就是互相(对称的。)这就是有趣的镜
面对称现象。你们玩纸片,还有什么别的发现吗?
生 5:我发现把镜子再往前放一点还能变出“三”字。(生比划给大家看)
生 6:我发现把镜子放在“天安门”的中间就能看到整个天安门!
师:那这个“中间”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什么?
生 7:就是图形的对称轴。
……
2、游戏:猜一猜。
(1) 教师出示课本 17页试一试(2)图片,和学生做猜字谜的游戏。
A 8
(2) 课件出示课本 18页练一练(1)图片,和学生做猜一猜的游戏。
对练习进行拓展:
3、解决实际问题(出示课本 17 页汽车倒影图)
(1) 仔细观察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生 1:我发现水面就是镜面。
生 2:我发现水面像镜子一样把汽车照下来了。
……
(2) 说一说你在哪儿还见到过像这样的镜面对称现象?
生 1:在逛公园时,常常可以看到水中有路旁树木的倒影,山的倒影。
(3) 欣赏镜面对称现象的图片。(水中倒影的风景图片)
4、总结课堂。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的心情怎样?
生 1:我自己探索出了镜子的奥秘,我觉得很高兴!
生 2:我知道镜子内外,左右相反。
生 3:我知道了在生活中我们要处处留心观察生活,就可以发现很多镜面对称现
象。
师:小朋友表现得很出色,老师想送一份礼物要送给大家——天上的月亮,你有
办法得到吗?
生 1:我用水盆就可以把月亮照下来了。
生 2:用我的眼睛望着月亮,月亮也会出现在我的眼睛里。
师:你们想的办法真有趣!虽然我们没有办法真正得到天上的月亮,但你们得到
的更有意义,因为这是一份大家用智慧得到的礼物!
5、教学反思
利用轻松诙谐的谈话进行开课,巧妙的贯穿德育教育,再通过照镜子的
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引发矛盾冲突,使学生产生探究的需要,到
镜子
这我感觉课堂成功了一半。学生的学习已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他们
先有个人试验,再到小组探究,在反复的亲身体验中自己将知识悟出来,在这个
过程中教师始终扮演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
在进行个人探究镜面对称现象的活动后,孩子们个个情绪高涨,举起手
中的图片,争着要说自己的精彩发现,他们不但发现了对称图形、对称轴,还会
举一反三想到把镜面往前挪动,可以照出完整的“3”字等等,学生们一直都想
说个不停。这时的课堂调控让我感到颇为为难,使扼制学生的发言,保证教学顺
利进行,还是完全放开,让学生畅所欲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寻找合适的
解决办法,与大家一块分享。
6、教案点评
1、“镜子中的数学”一课,不能作为知识点用讲解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本
课教学设计注意到了这一点,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让学生有足够的时
间去反复体验、感受,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出镜子中的奥秘,这也让学生享
受到了学习成功的愉悦!
2、新课标提倡我们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本课教学设计也充分考虑到了
这一点。从开课的谈话设计开始就注意让知识从生活中来,调动学生原有
知识经验,引发矛盾冲突。探索成功后,又引导学生用今天所学解决生活
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