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备课:北师大版三下<什么是面积>
《什么是面积》一课教学设计 (二备)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什么是面积》
教学目标:通过对具体实物和平面图形的感知理解面积的含义;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
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准备:不同形状的实物、长方形和正方形卡片、方格纸、同种硬币、剪刀等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
师:同学们数学王国真是太神奇了,你们看这些物品都是老师在日常生活中找来的,你们知道吗它们
身上还有数学知识呢!(展示教师带来的各种实物)
[从生活导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神秘而简洁的话语可以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
二、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
1、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两个桔子(教师拿出一个大桔子、一个小桔子)下面我请两名同学到前面来
摸一摸感受一下,说说它们给你什么感觉?
生:表面很光滑;表面有很多小包包;(表面、面积)大小不一样。等等
师:老师这里还有两个杯子(教师拿出一个大杯子、一个小杯子)谁愿意做代表也来感受一下它们给
你什么感觉?
生:表面很光滑;(表面积)大小不一样,等等。
[从生活实物出发学生容易理解,让学生从摸入手,初步感知面积;另外设计同种物品不同大小,
让学生初步感知面积其实指的是大小。暗示学生这种意识]
三、揭示整个概念
通过你们这些有价值的发现,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表面的面积;平面图形的大小叫
做平面图形的面积。那么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是面积?
生: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通过板书学生总结起来很简单,这是为了培养他们研究后学会总结的能力和意识]
四、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大小(小组合作)
1、师:拿出准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先猜一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并根据需要用你身边的工具证实你自
己的想法。比比谁想出的方法多。
[这是实行小组合作的一个重要前提,在抛给学生问题之后必须给他们足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也
体现了一点后面涉及到的估测意识]
2、你们想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给小组的伙伴们吗?请你们在小组内选择一个最喜欢的方法展示给全
班同学。(剪拼法、数方格、摆正方形、摆硬币等)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经历多种方法的操作和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得到充分展示,教师
深入其中观察出现哪些没有预设到的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师:这么多的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更适用呢?那就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了。不过在
我们平时的学习中老师自己会采用数格子的方法多一些,因为比较方便快捷。
五、趣味游戏
1、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和我面积一样大的图形(教师出示一个面积为 7个小方格的图形,让学生画出一
个或者几个)
2、根据同桌的提示猜一猜他的图形是什么样子的?(同桌只能提示自己的图形面积是几个小方格,要
求不能超过 10个格子)
[这两个游戏一个比一个难度大一些,其中第二个游戏的目的不是比谁猜得更准,而是通过这种学生喜
爱的方式,展示出各种图形,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相同面积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另一个新朋友——面积,让我们领略了数学王国的新奇,其实它还有更多的奥秘
等着你发现呢!
[因为这节课的很多知识点都是学生自己总结出的,教师只是一个辅助的记录者,因此学生会很有经历
过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简短的结尾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探索空间,激发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
录音整理:
一笑:各位老师晚上好,听了默然老师的话我现在觉得脸是通红的很烫,我觉得没像默然老师夸的那
么好,真的就是很着急自己成长不起来,对教材的掌握不到位,所以才觉得很有必要和其他老师多学一学,
把自己的缺点暴露出来就是给自己一个机会,也希望其他老师发言说一说自己的看法,不管是对我这节课
也好,对默然老师这节课也好,我们就本着一个共同研讨、共同探索的这么一个心态吧!希望能够共同成
长共同提高。我看了默然老师的这节课,我觉得如果作为学生来讲,我特别喜欢这节课的第一部分,小蚂
蚁铺草坪的哪个环节,我觉得在涂色,在铺的这方面,可以说是这节课刚开头的一个亮点,我觉得非常好,
可以让孩子感觉到面这个感觉,我觉得这个设计很到位,我觉得我在平面图形这方面就欠缺了这一点,如
果真的让孩子去涂一涂,去感知一下,我觉得理解起面积来就更容易了,我好像给自己走了一个弯路。
冰女孩:谢谢默然老师,因为我来的比较晚,所以说对你们的教案可能对第一个环节在认识这部分看
得很细了一些,我跟一笑老师是同一个学校的,也是很抱歉的,因为我要讲一堂课,所以说把分数的部分
提前了,而这部分就托后了,而我呢在面积这部分已经讲完了,所以说我觉得跟一笑的一个想法,就是对
默然老师前面设计的小蚂蚁的过程,感觉特别特别的好,因为我觉得教学内容当中呢,内容很像一笑设计
的,前面是摸实物,让孩子感觉物体表面的大小是这样的,然后到平面图形呢我民这样处理的,让一个实
物的一个面,然后把这个实物的面展示到一个本上怎么展示?然后有的孩子采用的是用本把这个纸包住了,
然后这个面出现了,然后就像一笑所说的那样,把它的轮廓画下来了,这个地方我很困惑,我们在画轮廓
的时候他必定会想到周长,所以说在下面比较面的大小的时候,孩子可能跟面弄混了,而我要是真那样处
理的话,我才真正感觉到了给他铺草坪的面的大小,所以这个处理吧,我觉得非常非常的好,因为我和一
笑老师是同一个学校的嘛,我对一笑老师这个教案有一些不同,并沟通了一下,但一笑老师能在这备教案
呢挺让我佩服的,因为学校很多事情是公平的,能做到这一点是很难得的,有一个小小的想法吧,就是说
一笑老师说把手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卡片的轮廓画到纸上,你能试着面积嘛?如果在描轮廓出现我刚才所
说那种现象,本来面积的公式就容易混,而这种方法就更让孩子出现了混淆,在这个地方我觉得是不是应
该换一种说法,就像刚才说的把一个面落到纸上去,是面而不是这个轮廓,所以这个地方的处理应该怎样
才好,或者说我们直接引用默然老师的那种方法,先量一个面的轮廓也行,然后铺上草坪什么的都可以的,
所以这个地方我是这样的想法。前面的哪个摸实物的地方我有一点点不理解,一笑老师你让孩子摸桔子,
然后得到的答案是它的面很光滑,然后它们有大、有小,有一个大杯子、一个小杯子,它们的答案都是一样
的,我有一个想法,把东西都放在哪,让你去摸,然后让孩子说自己的想法说这个杯子是光滑的,然后有
的孩子就说那不对啊,这杯子不是,因此这就不是它们共同的特征。有的孩子说这个桔子的面比较大,那
个桔子的面比较小;然后这个杯子的面比较大,那个杯子的面比较小。只要你把哪些信息都塞选掉了,物
体表面有大有小,这样我们就说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的表面积。这不是更好嘛,因为默然老师的那个
教案,我并没有看完呢,所以说在这里发表的这些不是很成熟,也就是说请各位老师多给些宝贵意见。
玉蛟龙:我在这里提几个问题,一个就是我们这节课什么是面积,把定义教给孩子,孩子要通过感悟
以及总的概括,把面积的定义理解;第二个就是在面积比较过程当中孩子的策略,在这我想问的是两个正
方形、长方形比较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一个非常好的策略,但是我就在想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当中,
能让孩子感觉到在不知不觉当中,不知不觉的从他的头脑当中激发出来,那我们老师用一个什么样的方法
和策略,能使得他把这个很自然的流露出来,这是一个问题;另一个我在想不知道那个老师讲没讲过这节
课,在你讲这节课的时候有没有人用硬币去摆?真的有人用硬币去摆,来比较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面
积使用大小,这是第二个问题;第三个问题我还想问一下,尤其是哪两个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大小的时候,
孩子很容易就误解,就像刚才很多老师说周长和面积他容易混淆,很多孩子很容易就误解周长大的面积就
大,周长小的面积就小,那么这是他非常容易误解的一个地方,那么在这里出现的时候,尤其是刚才我们
默然老师的设计,她的话我刚才感觉非常新颖,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想,如果孩子认为我画的那个圈大,
周长大,它的面积就大;我画的圈小,中心小,它的面积就小,如果给孩子误解或误区的话,我们应该在
后期的课程当中怎么去引导,这是我的问题,在这里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然后一会我们在继续进行深入
的交流。
冰女孩:您说了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大小,有没有孩子用硬币去比较的,这个环节在我设计的时候可
能没有特意让孩子去准备硬币,因为我觉得你告诉让他去准备硬币和很多孩子就特意的运用到你让他准备
的这些东西,我当时处理是这样的,这两个图形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它俩的面积谁大谁小,自己利用周
围或者你手中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利用,书当中给我们展示了四种方式,我们班孩子出现的第一个是折,折
来折去,进而把它排开,还有的孩子直接用我们的学具去比,比如说他用一平方厘米的小方块去比,还有
一个孩子,他就跟我说老师能不能把你奖给我们的卡戳用一用,我说你干嘛呀,他说你就借我用用吧,于
是我就借给他了,就发现他把每个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卡戳在那卡,卡完之后就比较出来了,因为这两个图
差距挺大的,一个是九个小卡戳,另外一个好像是十个小卡戳,差了一个卡戳的面积,所以他采用的最后
一种方法,没有用画格子,我也跟其他老师沟通过了,他们认为好像孩子用透明的格子、小方块都能很快
的摆出来,避免去画,画的过程当中,他还要强调每一个格什么的都要特别的精确,就是这个问题没有出
现过,另外我们班出现了比较大小的时候,有七个孩子上来之后就把周长量出来了,然后告诉我说老师长
方形的面积大,我说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大,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答案了?孩子就说老师你看我量的,我
量出来的,我以为他是用面积算出来的,后来我一看说你量的,你怎么量的啊?我量的它的长和宽,算出
它的周长,在量出它的边长算出周长,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大,面确实长方形比正方形面积大,
于是我跟孩子展示,让孩子汇报的时候就说,你认为周长大面积就大,好咱们把它放到问题银行去,因为
我们以前北师大教材就有这个特点,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就可以把它放到问题银行,于是我就把它放到问
题银行,然后到我们教学下一面有一个教学练习题的时候,我们大家都会看到,一道题有各种各样的颜色,
然后让你数数它的面积是多少?在这个环节的时候,第一幅图它的周长是一样的,面积也是一样的;第二
幅图周长是一样,面积还是一样的;到第三幅图它的周长是一样的,而它的面积就是不一样的了,到这个
地方的时候你可以引导孩子,这个不同颜色的面积是多少他都说出来了,然后你在看看它的周长是几个条
这样的标准的格,孩子们数的时候就会发现,中间这个白色的是八个单位格,周长是八个单位格,面积是
四个单位格,然后等到上面的周长是十个还有十六个的,孩子们恍然大悟,老师周长跟面积没有关系,我
说为什么你就认为周长和面积就没有关系了?他说你看面积都是四个格,而周长是不一样的,所以就在这
个位置,一节课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孩子们就已经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所以说我觉得孩子产生问题是好的,
而问题的产生让孩子对错误更加的清晰了,我在这个地方是这样处理的,也想听听其他老师的一些看法。
一笑:刚才看到公告上有一个数格子的面积大小,我觉得像这样的问题其实就像刚才冰女孩说的一样,
你真正给孩子很多工具的时候,孩子不会想到这一点,为什么呢?因为数格子的方法要让孩子们一个个去
量,量完了在画,画完了在数,其实对他们来说,如果有工具的话这个操作性是比较复杂的,很少有孩子
会采用这种方法。那么什么时候才能让它自然生成呢,我觉得可能是老师给的东西非常多,让学生讨求知
识的过程,我会用这个,但如果这后面需要做题的时候不可能在拿出硬币来,不可能在拿出剪刀来,没有
哪些工具的时候,孩子就会想到数格子,因为哪个时候数格子就得亲自去量亲自去画了,我觉得孩子就自
然会生成数格子的方法,不用老师去强调它。刚才冰女孩说的想法也是我的一个疑惑,我在备课的时候就
在一直困惑这个问题,这节课我在确定,孩子需不需要区别一下周长和面积之间的关系,后来我一想面积
要让孩子真正理解它的含意,相对来讲其实就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我觉得是,因为面积它的定义,所以
我觉得这节课不要给孩子强加太多的东西,不知道大家听到没有,我在这节课当中有个铺垫,在孩子说平
面图形面积的时候,我为什么要让孩子多做动作边画,多作动作边说呢,刚才我在设计动作的时候说过了,
这样老师可以把握孩子做的是面的动作,还是块的动作,那么下一个环节老师出示小黑板,到前面展示给
其他孩子结果的时候,同样也是边做动作边说,那么我想在这里边可能就会给其他孩子一个映射吧。让他
在思想上,都有这个意识,把周长和面积区分开,我要说的周长我们用快这个动作来表示,这是我对冰女
孩的问题的一个回答吧。也希望我这个困惑也能得到其他老师的帮助吧
随心:周长和面积问题,哪个老师设计过程中都有,比如说日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会不会给孩子
一种周长大面积大的感觉,这么一个感受吧。冰女孩完成的挺好的。我想谈的两点是首先是导入部分,我能
感觉到一些老师的日常工作,不同层次,我觉得导入部分。在这里面我的感受是椅子表面是很光滑的,大
小不一样,两个可能是体积的不同,而不是在表面积上,默然老师导入的时候,觉得真的是从立体,看面
积的比较,我觉得这对孩子来说更易于孩子对表面积的大小,还有就是我觉得,书上的主题图都挺好的,
比如说同样大的两本教材,同样大的两枚硬币,可能会更好,这是我自己的感受。小组合作学习的目地是
什么呢?我们的老师和你们设计是不一样的,我们的老师是先猜一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然后在选取合适
的方式为你的方法,在比一比谁想出的方法最多。(听不太清楚)有不同的想法,在这个基础之上大家可
能想出更多的方法。我觉得把所有的想法综合一下,这就是我自己的想法,也不知道对不对,我想听听大
家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