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智乐园资源
单      位 :
上传时间 : 2017-07-13 16:52:09
我会爱惜 思品政 一年级.doc(33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其他
《我会爱惜》教学设计 一、主题设计理念: 爱心既是一种健康心理的表现,又是良好品德行为的基础。本课以体现“爱护公物和 别人的劳动果实”、“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这些基本内 容及理念,意在教育学生学会爱物,体验珍惜和爱护行为的情趣,懂得从身边做起,从 自己做起,在生活中做一个“爱心小天使”。 二、主题设计思路: 爱惜生活、学习用品及公共物品,既是一种美德,也涉及到讲究卫生、保护环境、节约 资源等主题教育。本主题活动设计沿着“爱惜个人用品——爱惜他人用品——爱惜公共物 品”的思路构建,重点突出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个人生活、学习用品及学校周围的公 共用品。 三、主题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知道日常生活用品的用途及不珍惜这些用品的后果,体会珍惜 的好处。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和珍惜生活、学习用品及公共用品,憎恶不爱惜这些用品 的行为。 3、行为目标:使学生懂得在生活和各项活动中正确使用和爱护个人、他人的日常用品, 爱护公共物品,做一个真正的“爱心小主人”。 四、主题活动准备: 1、一些日常用品实物、公共物品的图片。 2、小木板、木条、大白纸若干。 3、歌曲《小主人,请听我们说》及多媒体课件《我会爱惜》。 五、活动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明白事理,学会珍爱日常用品、他人用品及公共物品,并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 惯。 六、活动时间安排:两课时 活动一:爱惜个人及他人的用品。 活动二:爱护公共物品。 第一课时 主题活动内容:爱惜个人及他人的用品(教材 P18—21页)。 主题活动目标: 认识日常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用途;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和爱惜这些用品,体会爱惜 这些用品的好处。 活动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体会爱惜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好处。 活动过程设计: 一、欣赏入手,明确主题 1、引入(教师出示书包、毛巾):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学习用品和日常用 品,你还知道哪些日常用品?(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一些学习用品和日常用品) 2、点击课件,屏幕显示:摆放整齐的生活用品(毛巾、牙刷、袜子、鞋子、纸巾……); 收拾得很整齐的小书桌,文具;还有整洁的教室;美丽的绿草地…… 3、揭题:同学们,看了图中的这些用品,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呢?我们应该怎样对待 这些用品? 板书课题:我会爱惜 【从生活入手,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在愉快的体验和感受中了解这些 学习、生活用品,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教育主题。】 二、看图悟意,自主感知 1、仔细观察课文的插图,看清楚图边的文字说明,就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把发现 的问题提出来,让大家讨论讨论。 2、小组自由、充分地交流、讨论学生自己提出来的问题。 3、同桌交流:从刚才的讨论中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爱惜个人用品 爱惜他人用品 【交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展现自我,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及感受,在 合作交流中培养探究精神。】 三、活动体验,深化认识 1、听一听。听录音《小主人,请听我们说》。 2、议一议。小组讨论:(1) 小华做得对吗?你想怎样帮他呢?(2)小华妈妈该不该 给小华买新鞋呢?为什么?(3)你觉得应该怎样爱惜这些物品呢? 3、猜一猜。 (1)出示谜语:①学问可大。不会说话。要学知识,动手翻它。 ( ) ②身体细又长,一根直长长。写字做数学,绘画写文章。 ( ) (2)出示课文插图,想一想,他们会说些什么? 4、说一说。观察课本中的四幅图,判断谁的主人真正爱惜学习用品,并说明理由。 5、比一比。谁是“爱心小主人”。 (1)爱惜物品的表现:小心使用、不浪费,认真保管、不嫌弃旧的物品。 (2)整理书包比赛。 (3)比谁的东西摆放整齐、学习用具保管得好书干净完好。对照自己的表现,填写课本中 的星级评比表。 (4)确定自己的爱心等级,得四颗星看为“爱心小主人”。 6、评一评。争当“爱心小伙伴”。 (1) 我的最爱。 向同学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件物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爱惜它的。 (2)小调查。 如果别人借你的物品,你愿意吗?请做出选择,电脑显示: A 不愿意,怕别人弄丢。 ( ) B 愿意借,但嘱咐别人小心。 ( ) C 愿意借,弄坏、弄丢了再买。( ) (3)画一画我的心情。 如果别人弄坏、弄丢自己的物品,自己的心情是怎样呢? 高兴 难过 愤怒 不在乎 (4)说一说,应该怎样对待别人借你的用品。 (5)评一评:谁是爱心小伙伴。 自己评,同学评。在做得好的项目表格中画小爱心,得到六颗星小爱心者能被评为 “爱心小伙伴”。 7、颂一颂。表扬被评为“爱心小主人”,“爱心小伙伴”的同学。 【活动的设计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活动形式多种多样,给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有活动的时空,有选择的权利,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活动中,学生的认识得以深 化,情感得以熏陶,品德得以发展。】 四、总结活动,提出要求。 1、教师小结:刚才许多同学被评为“爱心”小主人、小伙伴,但还有一些同学经常糟 蹋学习用品,这是不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们改正呢? 2、课后,请同学们制订一个爱惜“爱惜个人及他人的用品”的个人计划。 3、回去整理好自己的小房间、小书桌。 【道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一个过程,这个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把形成的道德认识化为具体 行为,从而实现教育目标。】 第二课时 主题活动内容:爱护公共物品(教材 P22页)。 主题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和体验,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爱护公共物品,懂得如何爱护物品,从小养 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重点、难点: 教育学生明白为什么要爱护公共物品,懂得如何爱护物品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过程设计: 一、设情如境、萌发动机 1、创设心理情境(播放课件): (1)假如你早上走进教室,发现教室里的课桌椅被人故意弄坏了,你的心情会怎么 样? (2)今天是星期天,当你到公园玩时,发现公园的栅栏被人弄掉了,你的心情又会 怎么样呢? 2、同桌讨论:把自己看到这些情境的心情告诉同桌。 3、导入新课:课桌、栅栏等都是公共物品,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们呢? 板书:爱护公共物品 【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身临其境地去感悟、认知,产生心理共鸣,引发良 知。】 二、合作学习、探究道理 1、仔细观察课本里的插图,同桌互说:图上画了些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 2、小组讨论:除了课本中画的,在我们生活的周围,还有哪些公共物品?你破坏过 公共物品吗?公共物品被损坏了,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不便呢? 3、分组调查: (1)查一查你的同桌或班里的同学曾经破坏过公共物品吗? (2)在上学的途中你有没有发现被破坏的公共物品? (3)班里的同学谁最有爱心?你能举例子说一说他是怎样爱惜公共物品吗? 4、师生交流: (1)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公共物品? (2)议一议:怎样使公共物品用的时间更长呢? (3)说一说:你能为我们生活周围的公共物品做哪些事情? (4)评一评:你自己是一个爱惜公共物品的学生吗?为什么? 5、小结:在讨论交流中,许多同学都明白了,公共物品是大家共用的,不属于个人,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爱惜它们。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1)提建议。如:要爱惜我们的课桌,不乱刻乱画。 (2)设计标语。如:爱护花草,人人有责。 (3)制作“爱心”告示牌。如:请爱护公共物品。 (4)组织宣传活动。如:组织爱护公共物品小小宣传队,利用假日到社区进行宣传 活动。 【道德寓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从儿 童生活实际出发,在调查、讨论、交流、评议等活动中引发学生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 真实的而非虚伪的道德体验,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展示资料,强化教育 1、议一议:谁提的建议好?谁设计的标语好? 2、比一比:谁制作的“爱心”告示牌最漂亮?谁组织的宣传队最好? 3、评一评:谁是“爱心小明星”? 【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让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潜在的热情,更深刻地明白道理。】 四、归纳总结、导行延伸 1、爱惜学习、生活用品及公共物品,既是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又是一种美德。小学 生应该从小应该有这种美德,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导行励志:通过这项活动,我们班一定会出现更多的“爱心小明星”,让我们共 同努力,为争当“爱心小天使”创造条件。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这个环节,既交给了学生一个 明确的道理,又引发学生把良好的品德化为具体行为。】 附:板书设计 4 我会爱惜 爱惜个人用品 爱惜他人用品 做一个真正的“爱心”小明星 爱惜公共物品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