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水
上中学时,就读过著名诗人刘章的诗《平山的水》:“山不平,水不平,岗南水库似
吊瓶,营养四山送。空中的渡槽南北,地上的河水西东。呵,流水也走交叉公路,把春光
和秋色接迎。白云悠悠,闲处作奇峰……”脍炙人口的诗句,常使我沉浸在美丽的幻境,
一幅高峡出平湖的画卷就在眼前铺展。
岗南水库,碧透而明澈的一池琼液,一池故乡人情结浓缩之中的多情琼液。
滹沱河极娴然地在她的身上穿过,绕青青坪坡,夹岸奇峰叠嶂,秀色夺人。河水本是
放荡不羁的,而滹沱河却始终熨贴着人们的意向,沉泊在这池明媚的山光水色之中。滹沱
河,古为禹贡九州徒骇河,原名滹沱水。《汉志》记载,汉明帝永平 10年(公元 67年)改
名滹沱河至今。自古以来滹沱百害唯富平山,沿岸物阜民丰,土地肥沃,是名闻遐尔的稻
蔬之乡。聂荣臻元帅曾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登上东西黄泥(即现在岗南水库那个地
方)的大山,朝滹沱河两岸望去——嘿!河两岸的稻子一片金黄,在微风中摆动着,我
对他们说,你们看,滹沱河两岸,真是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哟……”
1958年,为根治水患,造福滹沱河下游人民,一道主坝长 1701米,副坝长 4757米
的水利枢纽工程辟河而建。岗南水库,拦住了滔滔滹沱,但却使家乡的 13万亩良田沉入水
底。河水变得温柔了,太行山依旧那么美丽,山岭还是那么苍翠,而家乡人民为之付出的
牺牲却是巨大的。
水库无言,那宽阔的湖面,一条条大小支流的汇入,使她容纳了一切,奉献着一切。
而我每每站在她的身边,却有许多话儿,想对着大山,对着蓝天白云娓娓道来。“山水有
真味,问道出迷津。”水是富有生命力的,每每远眺那粼粼如縠纹的水面,品咂那翠幄环
湖,烟水如胭,静如丽人的景色,我常想,在她静谧、艳冶和柔媚之外,更有洗净铅华的
质朴和清澈,有着百年沧桑的超脱和飘逸。
人们都说,岗南水库之美不在于她的自身,一池碧浪,潋滟潺湲,平阔舒展,而这
湖光山色中情凝着多少诗意。“过了长江与大河,横流数仞绝滹沱。”700年前,身遭不测
被俘的南宋著名爱国将领文天祥被押解途经此地,为滹沱河的雄姿所陶醉,击节而歌。远
山似黛,一湖绿色中,那锵锵之音游入心膛,萦回飞旋。
“滹沱河畔与君晤,指点江山气象殊。南指中原屡传捷,石门北望庆新都。”50年前,
一代儒帅陈毅将军在这里满怀豪情地吟诗,品味那充满革命阳刚豪气的诗句,顿觉湖天
辽阔,那横亘太行的水库,正奏响着一部雄浑的交响曲。
1998年,也是修建水库的 40年之后,河北省会石家庄需要引岗南水库之水入市,以
缓解省会人民的饮水之急,于是,库区水产养殖予以取缔。水库更加鲜靓了,晶莹莹的水,
再一次倾注了家乡人的无限情谊。水是清淡的,然而,如果一个繁华都市离开了水,那只
能成为一座“废都”。当社会步入“牛奶、美酒、咖啡”时代,水依然是生命的源泉。当这
汩汩清流涌入省会,流过人们喉头的时候,不知人们是否能品味到这水的真味。每登临水
库大坝,眺望那金色阳光下一缕缕镌金的游丝,我常想,古时的爱国将领文天祥和在这
块土地上为共和国解放默默献身的英雄们,还有那 10万库区移民和自愿放弃养殖业的渔
民们,他们之间是否存在着一条纽带般的联系。滹沱河畔,一代又一带人演绎的一曲曲可
歌可泣的壮歌,构成了水库不泯的生命之脉,那一个个故事,都是水库的一个源头、一条
支流。那波光粼粼的湖水,分明是一片片彩霞纷呈的音符。
“美不美,家乡水;”,因这水,家乡名闻遐尔;也缘于这水,家乡人为之付出了
超负荷的支出。大自然赋予这块土地的美并不能掩盖历史留给她的贫穷和落后,但这汪碧
如翠玉的水又给了家乡人智慧和勤劳的灵性。家乡人民正一次又一次战胜着困难,驱走与
这美境秀色所不相宜的陈迹。
故乡绿绿的水,是最富有诗意的,随处掬一口放进口里,那甜味会温馨你一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