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领巾的故事
大提上三年级那年才带上红领巾。他心里明白,这不是因为他笨,功课不好。他的作业
和考试从来都是一百分。也不是因为他调皮,以前他不是调皮的孩子。只是当他知道,无
论自己功课多好,多努力,也带不上红领巾时,他才开始调皮的。
他上一,二年级时候的老师姓于,是女的。他心里很清楚自己带不上红领巾的原因。他
能从于老师落在他身上的眼神里看出,于老师不喜欢他是因为他的衣服太破。有时候有好
几个补丁。有时候袖子长一截,要挽上两折,分明是别人穿剩下的。有时候裤子又短一截,
妈妈在下边接上一截,颜色不太一样,一眼就能看出来。还有就是铅笔盒里永远只有一支
铅笔,还是那种不带橡皮的,白木头杆的,最便宜的那种。显得铅笔盒里空空荡荡的。起
初,他也羡慕别的同学有很多铅笔,特别是那种带橡皮的,笔杆上印着“唐僧取经”图
案的那种。但是他买不起,那种六分钱一支!一支能买白木头杆的三支!于是他反而不再
羡慕了。心里想:我就用白木头杆铅笔也能把题都作对,漂亮的铅笔有什么了不起!
再有就是于老师不喜欢他作业本用完了正面用反面。他能从于老师把作业本丢在面前的
动作中看出,于老师对自己的不满和轻蔑。
明白了这些他反倒不在乎戴不戴红领巾了。他觉得,上学不就是来学习的吗?穿的不好,
作业本用反面不丢人,学习不好才丢人。因此,他也不喜欢于老师。他听大人们说过一个
词叫“势利眼”,他不太明白这个词的真正意思,他觉得这个词放在于老师身上很合适。
三年级的时候大提的班换了老师。新老师也是个女的,姓崔,是师范学校刚毕业的。崔
老师长得挺好看的,脸上有个酒窝,说起话来时隐时现的,显得讲课的每一句话都挺带
劲的。
崔老师就不“势利眼”。他也是从落在他破衣服上的眼神里看出来的。每次崔老师看到
他穿着破衣服走进教室,都摸一摸他的头,有时候还把他的头搂到她胸前用手轻轻地拍
两下。于是,大提上课就不那么捣乱了。
有一次发作业时,崔老师拿着大提的作业本给全班看,她说:“大提同学的作业本是
全班最便宜的,还是用完了正面用反面。但是他的作业,是全班最好的。有的同学铅笔是
最漂亮的,作业本都是新的,可就是作业做的不好。这有什么用呀?”他听了这些心里很
感动。从此大提不仅上课不捣乱了,作业,考试也格外认真了。
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大提考了全班第一名,这次发给第一名的奖品有点特殊,
不是以前的一张奖状,而是一支带橡皮的印有“唐僧取经”图案的铅笔。崔老师说:“请
大提同学来领奖。”他就走到讲台上,用双手从崔老师手里接过那支铅笔,深深地给崔老
师鞠了一躬。他没有笑,反而哭了。
就在这个学期的期末,大提戴上了红领巾。在少先队的入队仪式上,崔老师是“大队辅
导员”,她也戴着红领巾。大提觉得崔老师戴红领巾特别神气!大会由她主持。她说:
“请新队员宣誓!”带领新队员宣誓的是六年级的一个男生,是中队主席。他左臂上戴着
中队委员的臂徽,他们管那叫“两道杠”,显得特别了不起。他高声说:“请新队员举起
右手。”大提就举起右手来。他又说:“请跟我宣誓!”然后他念一句,新队员也跟这念
一句:“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在队旗下宣誓。我决心遵照共产党的领导,好好学
习,好好工作,好好劳动。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一切力量!”
会后崔老师告诉大家:“下学期我们三年级少先队成立中队,每个班将要有一个同学
成为少先队的中队委,就是说我们班将有一个同学要戴 ‘两道杠’。希望所有戴上红领巾
的同学都努力争取。”大家听了都很兴奋。
不久学校就放寒假了,这是大提盼望已久的了。因为放假不久就要过年了。过年会有很
多好玩的东西:放鞭炮,抖箜竹。还可以吃饱饭,还有肉吃!
那一年大提家的粮食仍然不够吃。每到月底就更加紧张。有时候妈妈不得不到别人家借。
有一天大提放学回家,远远看见妈妈拿着空空的面口袋从人家走出来。他永远也忘不了妈
妈那窘迫神情。他知道那是没借着。他想:当时妈妈一定很难为情。他的心突然像被什么东
西扎了一下,狠狠地疼了老半天。从那以后,他每次吃饭都少吃,吃半饱就悄悄地离开饭
桌。然后使劲喝水,直到觉得饱了为止。这样虽然有时候饿得眼前发黑,但他觉得只要能
为妈妈减轻负担,他心里很高兴。尽管如此,家里的粮食还是紧紧巴巴。
一天爸爸说:“我把烟戒了吧,一个月的烟钱也有好几块钱。现在黑市上也能买到吃的
东西了。用省下的钱买点胡萝卜,土豆,都能顶粮食。”妈妈说:“那能省下几个钱?现
在日子过的这么苦,你呢,又没别的爱好,就剩下抽那么口儿烟了。要是把这口烟再掐了,
你这日子过的可就更没意思了。”爸爸说:“我给你算算:现在买烟不是用 ‘烟票’吗?
一张 ‘烟票’供给八盒烟卷。就拿 ‘福字牌’的说吧,用 ‘烟票’买是两毛一盒,在黑
市卖八毛一盒。一个烟票能买八盒。八八六十四,一个月就能省六块四毛钱。这可不是小数
了。六块四毛钱能买一大篮子胡萝卜,平时搭着吃,月底就不用为难了。”妈妈说:“你
说的倒好,到黑市去卖烟卷,谁去?大人去,单位知道了算是 ‘投机倒把’,弄不好给
开除了。孩子去,大提才十岁,有这么大孩子去黑市卖东西的吗?要是让警察给抓住,送
到学校去,孩子又是刚戴上红领巾,还不得给开除了呀?” 爸爸听了摇了摇头,长出了一
口气,说:“可也是呀。”
大提在旁边听的清清楚楚,他眼前又出现了妈妈手里拿着空空的面口袋从人家借粮走
出来的样子,心里想,只要不让妈妈再去人家借粮食,干什么都行。
爸爸的烟真的“嘎登”一下说戒就戒了。一个“烟票”买来的八盒烟整整齐齐地放在桌
子上,爸爸看也不看一眼。
这一天晚上,大提悄悄地把两盒烟卷揣在棉袄里面的兜里就出发了。他想不让妈妈知道
他去卖烟卷儿了,他想悄悄地把八盒烟都卖完,把八八六块四毛钱一分不少的交给妈妈,
让妈妈高兴一回。
远远地看见黑市的大钟了。那是个远近有名的大钟。有两根曲线优美的铁条从电线杆上
伸出来,把大钟悬挂在空中。大钟的两面都能看时间。白天还不引人注意,每当夜色降临,
钟里面的电灯就亮了,在夜幕中远远看去,电线杆和大钟背后的树丛都隐藏在夜幕中,
淡蓝色的表盘就像刚刚升起的又大又圆的月亮。
他看了看那大钟,整整是八点。他知道这是黑市刚刚开始的时候,他来的正好。他双手
对揣在棉袄的袖筒里,这样很暖和,也显得悠闲,没事人一样在大钟下面走来走去,不
会引人注意。他要先看一看别人是怎么买烟卷的,听一听别人怎么吆喝,他在心里吆喝了
好多次了,可总是觉得自己的腔调不对,不像真的。他还要看一看地形,一旦警察来抓,
怎么跑掉。
大钟对面就是汽车站,那是很多路汽车的终点站。汽车到了这里,就绕着那个巨大的花
坛转一圈,然后慢慢的停在站牌前,车上的人就都下车了。
下车的人大多数都要过马路到大钟这边来看看,因为大钟旁边就是一家酒馆,一阵阵
酒的香味从酒馆飘来,干了一天活的装卸工,或郊区进城送菜的农民,还有蹬三轮车的
工人路过这里,就走不动路了。他们要到这里看看有什么吃的,花一毛钱买一包冒着热气
的大乌豆,或者买一块烫手的烤山芋。哪怕刚吃完饭,可那时候肚子老是没底的。
他双手对揣着走到酒馆门前。此时黑市正是热闹的时候:卖大乌豆的,卖大果仁的,卖
五香瓜子的,卖烤山芋的,卖烟卷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
忽然他看见就在挂大钟的电线杆上有一条大字标语:“严厉打击小贩非法行为!” 那
些字他都认得。他想:“只要我把烟卷掏出来卖,我就成了一个 ‘小贩’了!” 他觉得
“小贩”这个名字很难听,他不想当“小贩”,想起来这个词儿,心里就有些难过。
但是他最担心的还不是这些,而是遇上熟人,最怕遇上同学。万一要是遇上同学,别人
就会给他起“外号”,叫他“小贩”,或“卖烟卷的”什么的。甚至会报告老师。想到这,
他不由自主地向四周看了看。
但是他知道,他来这里是干什么的。烟卷就在他的怀里,用手一压,隔着棉袄能感觉到
硬硬的还在。他今天就要把它们卖出去,快过年了,妈妈还等着用这钱卖吃的东西。
他正在暗自寻思,忽然听到有人喊道:“警察来了!”他抬头一看,果然见两个警察
从汽车站那边跑过来。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一个卖大果仁的人把装在盆里果仁往天上一
扬,喊了一声:“快跑呀!”盆里的大果仁飞了满天,落了一地。周围路过的人们一见,
纷纷爬在地上抢着捡果仁吃。顿时地上趴满了人。警察被这些趴在地上的人挡住了路。那些
卖东西的见机早已跑得无影无踪。警察一个人也没抓住,在酒馆前搜寻了老半天,悻悻地
走了。这时候他才明白,这是他们早就商量好了的,往天上撒果仁的人就是为他们打掩护
的。他看到小贩们胜利逃跑了很开心。
已经是九点多钟了,他已经探明了情况。“该开始了!”他暗自下着决心。他把手慢慢
伸到棉袄领口,打算解开扣子把烟卷从怀里掏出来时,却碰到了系在胸前的红领巾!他
的心突然跳了起来。不知道怎么的他想起了戴上红领巾那天宣誓的誓词:“我是中国少年
先锋队队员,我在队旗下宣誓,我决心……”这誓词竟然在他心里一遍一遍反复朗诵停
不下来。他知道戴着红领巾卖烟卷很不相配,但究竟为什么他也想不明白。他心里很乱,
他只知道他今天必须把烟卷卖掉,妈妈在等着钱卖吃的东西!他索性一把把红领巾揪了
下来,团成一团塞到裤子兜里。然后解开棉袄的扣子,猛的一下子把烟卷掏了出来!
“该吆喝了!”,他命令着自己。可是他的心跳得利害。他想,跳的利害也得吆喝!今
天豁出去了!他鼓足了勇气,吆喝起来:“福字的一毛两棵!”这声音太大了,他被自
己的声音吓了一大跳,也把周围的人都吓了一大跳,以为出了什么事情,纷纷回头往这
边看。
这时候他反而什么都不怕了,他深深的喘了一口气,他举着一盒烟卷,挺直了腰板,
迎着大家的目光。他心里有一种胜利的快感!
有两个蹬三轮的大爷听见了他的吆喝,下了车,向他走过来。一个说:“宝贝儿,这么
大就出来卖烟卷了?多少钱一盒?卖给我吧?”大提说:“八毛钱一盒。”那个大爷说:
“你有几盒,都卖给我们吧,大冷的天,早点回家吧。”两个大爷每人掏出八毛钱买了一
盒,说:“把钱收好了,赶快回家吧。”
几天以后,大提就觉得自己已经成了卖烟卷的“老油子”了。他有了很多经验对付警察。
别人都是一旦警察来了,撒腿就跑。他却把烟卷往怀里一揣,假装没事人。警察却从来不
怀疑他。这时候,那个卖大果仁的就会把他盆里的大果仁往天上一扬,他就爬在地上跟人
们一起抢果仁吃。等把地上的果仁抢完了,警察早已追别人去了。
现在,八盒烟只剩下两盒了,今天是最后一天了,卖完了这两盒他就可以把钱交给妈
妈了。他不仅可以把计划的六块四毛钱一分不少地交给妈妈,他还可以多交:从第一天蹬
三轮的两个大爷八毛钱一盒买了他的烟之后,他就发现,如果卖零的,一毛钱两棵,一
盒烟是二十棵,就可以卖到一块钱!一天就多赚四毛钱!他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回家晚,
肚子饿。但他觉得很值得,等他把烟卖完了,他可以在卖烤山芋的罗锅大爷那里卖一块烤
山芋,仍然能多交给妈妈三毛钱。
每次他在罗锅大爷那买烤山芋,罗锅大爷都从烤炉里拿出一个最大的山芋,吹吹灰尘,
用一把长刀子,厚厚的切一块,比别人两毛钱的还大。
已经远远的看见黑市的大钟了。往日热热闹闹的酒店门前今天却冷冷清清,酒店虽没关
门,但几乎没有人来喝酒。卖东西的和他们的叫卖声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卖烤山芋的
罗锅大爷守着他的烤炉耐心地等待着人来光顾。明天就是大年三十儿了。人们都回家过年
了。从酒店旁边的小胡同里隐隐约约的传来抖箜竹的的声音:“嗡……嗡……”。他凭着
声音就能辨别出这是哪种箜竹,是“单轴的”还是“双轴的”。远处不时传来零星的鞭炮
声,间或有人放“大两响”:先是“咚!”的一声,很沉闷,等一会在天空“咣!”的
一声,很响亮。每年只要听到“嗡嗡”的箜竹声和鞭炮声,人们的心就早已沉浸在过年的
喜庆之中了。
而今天,天阴的很沉。远处的天空昏沉沉的,什么都看不见。只有幽蓝色的大钟静静的
挂在天际,就像刚刚升起的月亮。他忽然觉得这个场景他在哪里见过,是在小人书上?还
是在梦里?他记不清了。
罗锅大爷告诉他:“今天警察都回家过年去了,你就使劲的吆喝吧,没人来逮你。”于
是,他就觉得很开心,就撒着欢的吆喝:“福字的一毛两棵!……”声音传的很远。
冷了,就到罗锅大爷的烤炉那去烤烤手。看见有人从远处走来,就立即迎过去问“卖烟
卷吗?”他早就想好了:今天一定要卖零的,多赚四毛钱。妈妈会拿出多卖的钱给他卖一
挂鞭炮和一个箜竹。那是他盼望已久的。
当他卖完了第一盒的时候,天纷纷扬扬地下起了大雪。他透过飘扬的雪花,看了看大钟,
十一点整。离末班车还有一个小时。还会有人在这里上下车,就会有人买他的烟卷。他打开
了第二盒。天上飘扬着大雪,他站在幽蓝的大钟下,放声吆喝:“福字的一毛两棵……”
街上已经没有人了,他的声音孤零零的。
罗锅大爷对他说:“宝贝儿,不早了,回家吧,啊?”
他数了数盒里的烟卷,还有四棵。又看了看大钟,离末班车还有十分钟。他说:“卖完
这四棵就回家。”他想,卖完了这四棵,就在罗锅大爷那买一毛钱烤山芋,热乎乎的吃完
就回家。
远远地看见绿色的汽车开来了。绕着巨大的花坛慢慢开向车站。这就是末班车了,是最
后的机会了。他索性跑过马路,到车站去卖。他一边跑一边吆喝。车停下来了,车门开了,
车上的人一个个地走下来。他站在车门口,仰视着下车的人吆喝:“福字的一毛两棵!福
字的一……”
忽然他愣住了,没吆喝完的半句被噎在嘴里。他看见了崔老师从车上走下来!他几乎不
相信自己的眼睛,怎么会是崔老师!她的红围巾和她的脸上的酒涡告诉他没错,这就是
崔老师!他多希望这不是真的,他希望眼前的不是崔老师!或者,或者卖烟卷的不是他!
崔老师也愣住了,看着他,看着他手里的烟卷。过了一会,崔老师的目光从他身上移开,
好像根本不认识他下车走了。
开学后,大提一直躲着崔老师,他觉得自己犯了大错误,他对不起崔老师。他在等着崔
老师找他谈话。有时他还想找崔老师主动承认错误。但他没有勇气,他不知道崔老师能不
能原谅他。其实他最担心的是崔老师不喜欢他了。
不久就召开了少先队全校大会。还是崔老师戴着红领巾主持大会。那天,也有新队员入
队。在新队员宣誓仪式结束后,崔老师宣布:“今天,三年级少先队中队成立了,大队队
委会任命,大提同学任中队主席!请大提同学到主席台受队徽!”
大提听着,愣了半天。他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走到主席台上,崔老师亲自把“两道
杠”的队徽戴到了他的左臂上,然后立正,五指并拢,给大提行了个队礼。大提也立正,
五指并拢,给崔老师还了队礼。
这回,大提还是没有笑,他又哭了。
-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